标签:
高血压运动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一、为何运动能降低血压
长期规律运动降低静息血压的可能机制:
1.降低交感神经张力,这一作用在高动力循环者尤为明显。
2.儿茶酚胺的释放减少或敏感性下降。
3.血管的顺应性增加和(或)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增高,导致外周血管阻力下降。
4.内源性一氧化氮释放增多,使肾上腺素能激动剂介导的血管收缩反应降低。
5.改善高胰岛素血症,体内过多的胰岛素可以通过对水钠潴留、刺激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加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和降低其对舒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等途径来影响血压,研究表明,运动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及减少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故能改善高胰岛素血症的状态。
6.其他可能的机制:降低血浆肾素和醛固酮的浓度,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的血管收缩和钠水潴留,降低血液黏滞度及促进机体成分的有利再分布,如减少脂肪量,增加肌肉量,使总体重下降等。
二、运动相当于一线降压药
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确诊高血压之后,医生都会给出保持规律运动的建议。因为运动可以降低人体血压,每天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长期坚持可以让血压降低5~7mmHg,加上每周2次的力量训练(抗阻运动),还可以让血压降低2~3mmHg。
也就是说,运动可以产生7~10mmHg的降压效果。而在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中,单独使用的一线降压药,所产生的降压效果平均值大约为10mmHg。所以说,运动的降压效果,相当于1种一线降压药。对于轻度高血压,可以坚持运动的人甚至可以免于服药,而对于患中重度高血压的人,坚持运动也可以减少降压药的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三、有些人不适合进行运动
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压,但人体在运动的时候,心输出量增加,血压会上升。所以有高血压的人在运动之前,需要先把血压控制好。把血压控制在160mmHg以下,才可以正常运动。如果血压高于160mmHg,则不能运动。
对于并发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的人,也不建议运动。因为运动会增加心脏负担,诱使疾病急性发作,需要在医生评估之后,由医生开具“运动处方”,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对于有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则需要在专业的康复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锻炼,避免自行运动造成错误的动作与姿势,影响康复训练的效果。
四、避免不适当的运动造成血压恶化
1.运动时要避开“早高峰”:人体血压在不停地波动,通常在清晨和上午会达到一天中血压的最高值,这也是发生心脑疾病最多的时间段。所以高血压患者运动时,要避开早晨和上午的血压高峰期,选择下午和傍晚更为适合。
2.注意热身与休息:在正式运动之前,先做些缓和的伸展运动进行热身,还有活动身体各处的关节,避免在运动时受伤。在运动之后不要马上停下来,可以做些拉伸运动放松身体,之后再进行充分的休息。
3.不要选择需要屏住呼吸的运动:在运动的选择上,可以依照个人喜好,选择健步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广场舞等有氧运动。建议每天运动不少于30分钟,在运动时要保持呼吸,身上微微出汗,可以说话,但不能唱歌,心率大约达到“170减掉年龄”的数值(如50岁的人,运动心率则为170-50=120)。
每周要进行2~3次的力量锻炼,比如说杠铃、拉力器、靠墙静蹲等运动。注意避免需要屏气发力的运动,比如说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运动对身体负荷大,通常需要屏住呼吸发力,会增加血管压力,使血压情况恶化。
总之,运动可以帮助有高血压的人控制血压,但要量力而行。在运动之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血压,还要避免在清晨运动,也不要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如果在运动时感觉身体不适,出现手脚无力,或是胸前疼痛的情况,需要立即停止,马上就医。
前一篇:行走步数与脑小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后一篇:高血压发病的几大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