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肥胖胰岛素抵抗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包括体育锻炼、体重管理和健康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干预来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基于充分有力证据,ACC/AHA和ESC/ESH高血压预防和治疗指南推荐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包括体育锻炼、体重管理、健康饮食习惯、昼夜节律夹带和充足睡眠模式以及压力管理。
体育锻炼
规律的体育锻炼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一项对18项荟萃分析和系统综述的总括性综述为支持体育锻炼在预防高血压的发生以及高血压患者中降低血压方面的作用提供了强有力证据。体力活动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之间似乎存在反比关系,在降低血压方面与降压药物同样有效。体育锻炼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也有显著获益。此外,孕期适度运动可显著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不同类型的运动均可有效降低血压。耐力运动可能是高血压患者最常用的运动方式。
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与体重正常的个体相比,超重或肥胖的个体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比分别为1.52和2.17。体重控制可有效降低血压。研究显示,体重每减轻1公斤,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约1mmHg。
健康饮食习惯
限钠摄入是预防高血压和降压治疗的重要饮食推荐。研究显示,每减少100mmol钠摄入,收缩压降低7.7mmHg,舒张压降低3.0mmHg。增加钾摄入量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DASH饮食是治疗高血压最有效的饮食方式。地中海饮食在健康人群和高血压患者中也有明显降压获益,但具体的降压强度尚不明确。素食在降压方面也有好处。目前预防高血压的饮食指南建议高摄入特定食物种类,如全谷类、新鲜水果、蔬菜、坚果和豆类,少摄入红肉和加工肉及含糖饮料。此外,证据支持过量饮酒对血压有害。
睡眠管理
血压昼夜节律失调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相关。从事轮班工作的个体常存在血压昼夜节律失调,荟萃分析显示轮班与高血压风险之间存在关联。运动和饮食计划也会影响昼夜节律。现代人类长期暴露在许多睡眠干扰因素中,它们会竞争睡眠时间,干扰睡眠时间表,扰乱昼夜节律和自主神经平衡。短睡眠时间(≤5小时)和长睡眠时间(≥9小时)与血压水平升高有关,睡眠质量以及睡眠结构的变化(如慢波睡眠和低非快速动眼睡眠时间百分比的减少)均可造成血压升高。延长睡眠时间和改善睡眠质量可显著降低血压。
压力管理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正经历着全球化、文化和社会经济变化以及工作压力所带来的焦虑、抑郁和慢性心理社会压力。证据表明,压力和或焦虑会造成血压一过性升高。长期暴露于社会心理压力是否会导致高血压风险增加尚存有争议。压力管理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获益也并不明确。
未经证实的生活方式干预
碱性食物、膳食纤维、膳食多酚和亚麻籽摄入,饮用小剂量咖啡和茶以及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降压方面均可能带来获益。吸烟会产生急性高血压效应,但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联尚不明确,一些研究表明吸烟对整体心血管健康产生有害影响。
生活方式干预通过多系统和非传统机制降低血压
不良生活方式造成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促进高血压发生。此外它们还会造成微血管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并通过激活一系列炎症反应造成血压升高。生活方式干预通过改善内脏脂肪堆积、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化、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炎症和自主功能障碍等多机制降低血压。
阅读延伸
散步是“长寿药”?饭后散步没注意这4点,也难带来健康
散步比较优雅的运动方式,其强度不高,但是同样对人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合理健康的散步不仅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而且还可以帮助提高肠胃道消化能力。一般情况下,在饭后散步是不错的选择。
饭后散步不仅可以减轻肠胃道消化负担,还可以促进肠胃道蠕动,帮助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当然,平时生活中散步时需要注意许多要点。这样才可以保证散步对身体带来正面影响,以免不正确的散步运动带来身体损伤。那么,合理的饭后散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合理的饭后散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注意散步时长
一般情况下,饭后散步对消化能力的提高有帮助。但是,想要饭后散步可以发挥效果,需要注意散步的时长。饭后散步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因为长时间的散步运动容易增加关节或者骨骼的磨损。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无疑会加速关节以及骨骼的退行性变。因此,生活中饭后散步需要控制时长,一般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只要保证合理的散步时间才可以带来健康。
2.控制好步幅
饭后进行散步运动,可以有效促进肠胃道的蠕动,帮助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但是在散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步幅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按照人的正常步幅,走一步的距离大概是三四十厘米。如果步幅太大,行走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腹部疼痛。饭后一般人们会感觉到腹部饱胀,此时进行剧烈的快速行走,还可能会导致阑尾炎的出现。因此,生活中饭后散步需要控制好步幅,以正常的步幅行走即可。
3.在合适地方散步
饭后散步对人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但是需要选择在合适的地方进行散步运动。一般情况下,需要选择空气清新,人烟稀少的地方进行散步运动,配合均匀的呼吸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如果经常在环境嘈杂而且污染严重的地方进行散步,容易吸入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这样对身体健康也容易造成影响,因此,散步运动需要选择在合适的地方进行。
4.选择合适时间散步
想要饭后散步对身体健康起到积极作用,需要注意饭后散步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刚吃完饭不建议马上就进行散步,可能会对肠胃造成影响,应该休息半个小时之后再进行散步运动。此时,胃部以及肠道在参与消化的过程中,舒缓的散步运动可以帮助消化。如果在饭后马上就散步,反而对消化能力的改善不利。因此,散步运动需要把握好时间,一般在饭后半个小时进行散步运动最好。
前一篇:首次发现高血压怎么办?
后一篇:行走步数与脑小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