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降压药时,最佳药效要“慢慢等”

标签:
高血压降压药晨峰血压缓释放剂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降压药在服用之后,药效需要“慢慢等”的药物指的是长效降压药。如此设计的原因,是为了增加用药的安全性。
1.长效降压药的最佳药效要“慢慢等”
对于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服用降压药的时候,建议优先选择长效降压药。也就是那种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就可以“管住”一整天血压的降压药。不仅服药方便,而且可以使血压控制得更加平稳,对“夜间高压”、“晨峰血压”等情况都可以很好的控制。
但是大多数的长效降压药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而是需要持续服用几周之后,才会达到最佳效果。比如说“地平”、“普利”、“沙坦”三类中的长效药物,基本都需要持续服用2~4周后才会达到最佳效果,所以服用长效降压药之后的降压效果,要慢慢地等待。
2.为什么不能快速降压的原因
这是因为无论何种降压药物,想产生降压效果,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才可以。当药物进入人体之后,会被不断地代谢消除。所以在服药的最初,人体内的血药浓度处于“波动上升”的阶段,血压值自然也就随着血药浓度的改变而发生波动,并不稳定。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服药,使血中药物浓度达到“坪值”之后,血压才会趋于稳定。
可能有人会奇怪,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服用较大剂量的药物,让血药浓度迅速升高呢?这个问题就涉及到用药安全了。因为降压药物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说“地平”类会常见头痛、心动过速;“普利”类会常见干咳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与服用剂量相关,如果初始大剂量服药时,可能会导致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但是人体对降压药的副作用会产生耐受性,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服药,副作用就会减轻或是消失。一般来说,人体耐受副作用的时间也在4周左右。所以在初始阶段,给予高血压患者较少的药物剂量,通过持续服药,逐渐积累药效,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率。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快速降压引起的血压波动,对高血压患者具有很大的威胁,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尤其是老年的高血压患者,要避免血压的快速降低,平稳降压才更安全。有很多的患者,可能要用几个月的时间,才能逐渐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前一篇:强化降压能降低房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