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吃一口油 吃出6种病

(2017-07-21 05:25:11)
标签:

食油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血脂

健康

分类: 养生保健

多吃一口油 <wbr>吃出6种病


     在所有的食品中,油脂的单位热量最高,1克即可产生9千卡的热量。如果每天多吃一口油(15g),一个月后体重就会增加700~800克,一年就会增加体重近10公斤。
  吃油过多反而会伤身
  道理谁都懂
  然而,绝大多数人
  根本把握不好这个“适量”
  炒菜给油时都跟着自己的感觉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对食用油的摄入量推荐是每人每天25~30克左右,而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平均每人每天烹调油消费量达到40多克,已经远远超标。
  食用油中大部分都是脂肪,可以说食用油=脂肪。你每多吃一口油,就相当于多吃一坨脂肪!
  多吃一口油,吃出6种病
  肥胖
  在所有的食品中,油脂的单位热量最高,1克即可产生9千卡的热量。如果每天多吃一口油(15g),一个月后体重就会增加700~800克,一年就会增加体重近10公斤。
  高血脂
  吃油过量,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就会增多,引发高血脂。
  脂肪肝
  吃油过多,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肝脏,逐渐储存起来,然后会转变为脂肪,形成脂肪肝。
  高血压
  油量摄入过多,过剩的脂肪酸会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囤积在血管内,因此很容易导致动脉硬化,引发高血压。
  糖尿病
  多吃油容易刺激胰岛细胞分泌大量的胰岛素,直接造成胰岛b细胞负担加重,不能及时调节血糖,引发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
  油脂摄入过多,除了造成肥胖外还会导致血液中脂肪酸过多。脂肪酸过剩时主要以甘油三酯形式贮存,沉积在血管里造成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血栓一旦阻塞心血管,结果就是心脏病发作。一旦阻塞脑血管,结果就是脑中风。
  此外,吃油过多还会影响大脑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产生,从而使人情绪不稳定,脾气变差,变得易怒、易躁、易焦虑。
  如何吃油最健康
  每人每天摄入25g~30g油。这是什么概念呢?即家用的汤匙3汤匙左右。
  炒菜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油量。
  每天做饭之前,计算好全家所需要的用油量,单独放在一个容器里,一天用完,不得多放。
  另外,如果家里有肥胖病人或血脂异常的人,最好把其每天的用油量控制在20g左右。
  用大豆油炒菜?
  产生的有害物质最多!
  在相同的烹调条件下,大豆油产生油烟的浓度及有害物种类和总浓度都明显高于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
  因此建议家庭在高温烹调时尽量避免选择大豆油。
  做什么菜,选什么油?一张表格告诉你!
  因此应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食用多种植物油,使营养更均衡。
  油锅冒烟才炒菜?
  这样会增加致癌风险!
  炒菜时,不要先倒油再开火,等油锅冒烟才开始炒菜。油锅冒烟时,油温往往已经达到200℃以上,此时才把菜下锅的话,产生的致癌物会增加患癌症风险。
  最正确的做法
  先开小火将炒锅烧热,然后倒进油,这样的油温马上就会有三四成热,最适合拿来做口感软嫩的菜肴!
  炒菜后不刷锅接着炒?
  产生苯并芘致癌!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刚炒过鸡蛋,锅里还有一些底油,放点油再接着炒其他的菜,这样很节约。
  然而,看似干净的锅表面会附着油脂和食物残渣,当再次高温加热时,可能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
  而且不刷锅接着炒菜,原本在锅里残余的菜很容易烧焦,也存在一定的致癌隐患。
  剩下的油用来炒菜?
  残留致癌物含量高!
  很多人不舍得倒掉炸过的油,继续炒菜。
  实际上,食物油最好只用一次,在控制好油温的情况下,最多2~3次。
  使用多次用过的油,里面会有残留致癌物,主要是苯并芘的成分,还有些醛类、杂环化合物等。
  不同的人吃不同的油
  常吃猪牛羊肉的人:已经从膳食中得到了大量的动物脂肪,尽量就别再吃动物油了。可以适当吃些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如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
  肉吃得少的人:偶尔可以用动物油烹调,比如把炖排骨的浮油,放凉后捞出来煮冬瓜等。
  素食主义者:饱和脂肪摄入太少,可以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茶籽油、橄榄油等,以及含有一定量饱和脂肪酸的花生油、米糠油等。
  豆制品吃得多的人: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很充分,就没必要常用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做菜了,可以换成橄榄油、茶籽油、花生油、米糠油等含更多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
  食物控油,7个妙招
  炒菜之后控会儿油
  把菜锅斜放2~3分钟,让菜里的油流出来。控出的油可直接用来做凉拌菜,比色拉油更香。
  煲汤撇掉上层油脂
  鸡、排骨、牛腩、骨头等炖煮都会出油,做好后把上面的油脂撇出来,可以减少油脂的摄入。
  把过油材料改为焯水
  制作肉片时,可用水焯法,用沸水把材料快速烫熟,一般肉片变色捞出即可。
  把肉煮到七成熟再切片炒,这样一来,就不必再为炒肉单独放一次油。同时,还能把肉里的一部分油先煮出来,减少肉的脂肪总量。
  素菜用好佐料
  建议在烹调素菜时少用油,可借用鸡汤、蚝油等比较浓郁、鲜美的佐料调味,比如腐乳炒空心菜、蚝油扒生菜等。
  吸油菜先蒸或干炒
  茄子等非常吸油的菜,为了避免“吃”油过多,可以在做烧茄子前先蒸一下。
  或在炒茄子时,先不放油,用小火干炒一下,等茄子中的水分被炒掉,茄肉变软后,再用油烧制。
  肉类先腌会儿再炒
  我们可以通过提前腌制食材达到提香、入味的效果,这样炒菜时即使放很少油也会很香。
  另外,蒸炖肉类时,放点香菇、蘑菇增鲜,烤鱼前放点孜然、小茴香、花椒粉等,即便少放一半油,味道一样扑鼻香。
  五花肉先煸炒
  对于五花肉、肥牛等油脂含量较高的肉类,可以把肉下锅后,先煸炒两三分钟,使肉里的油充分析出,再加入其他食材进行翻炒。
  这种做法与传统的炼猪油类似,这样既省油,菜又不油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