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越低越好吗?

标签:
尿酸痛风嘌呤代谢性疾病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万物生长、物种存续,都有赖于对遗传信息的精准传递。但在每次信息传递过程中,都有一定概率出现基因突变。
虽然绝大多数突变都属于无效变异,不产生任何后果,但在极偶然的情况下,突变有可能发生于关键基因,从而引发疾病、导致死亡。
而在一些更为罕见的情形下,基因突变甚至有可能成为开启进化的密钥。
进化推手
嘌呤,是生物用于供应能量、调节代谢的重要物质。
在哺乳动物体内,嘌呤会逐渐代谢为尿酸,再在肝脏尿酸盐氧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尿囊素随尿排出。
大约两千万年前,人类和大猩猩的共同始祖----古猿人经历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基因突变。
这次突变的直接效应,是尿酸盐氧化酶的失活。
这也意味着,尿酸无法被继续分解,成了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只能借助肾脏、胆道、肠道等物理途径逐渐清除。
在营养代谢领域发生的变异,往往都会引起灾难性后果。
例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突变导致酶缺乏,患者进食蚕豆等食物后,就会触发急性溶血性贫血(蚕豆病);
又如,先天性乳糖酶基因缺陷的婴儿在进食母乳或牛乳后,就会出现呕吐、腹泻,几乎无法成长。
但这次突变不同,它从天而降,给古猿人的进化送上了一份厚礼:由于尿酸盐氧化酶的功能丧失,尿酸排泄减慢,机体获得了稳定而持久的尿酸浓度。
基因突变的结果被遗传中心法则固化下来,至今,人类和大猩猩的尿酸水平仍远高于其他哺乳动物。
今天的我们已经知道,尿酸是体内天然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生理和病理过程中产生的毒性自由基,在抗氧化应激、神经保护、抗炎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甚至有观点认为,人类之所以拥有比大部分哺乳动物更长的寿命,和这次基因突变带来的尿酸升高密不可分。
健康杀手
在当今社会,尿酸并没有给人们留下什么好印象,痛风患者更是视之如梦魇。
原因在于,高尿酸已经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合称「四高」,成为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四大杀手。
长期的高尿酸会引发痛风性关节炎、肾脏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加重高血糖等诸多危害。
从进化推手沦为健康杀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答案并不复杂,与另外「三高」类似,人类生存同样离不开必要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
但水满则溢,一旦尿酸浓度过高,超出自身溶解度,会形成细小沉淀从血液中析出,沉积于关节、肾脏等处,高尿酸还会直接刺激靶器官,引发各种损伤。
因此,我们要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一样,把血液中的尿酸水平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目前认为,尿酸在男性不应超过420μmol/L、在女性不应超过360μmol/L。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有必要调整生活方式或启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