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妇慎防腕遂道综合症

(2014-09-23 06:06:07)
标签:

腕管综合征

健康

鼠标手

杂谈

分类: 心血管病

主妇慎防腕遂道综合症
   引起腕隧综合症
家事排行榜

  1.洗衣物、拧毛巾

  床单、有脏污的衣服或是针织品、亚麻材质等衣物常需手洗后拧乾,“拧”的动作会使手腕处于用力的弯曲状态,经年累月下来会对手腕造成严重负担,建议可用洗衣机、脱水机等机械代替,以减少手腕所受的伤害。

  2.擦地板

  家庭主妇总有拖把拖不干净的疑虑,经常跪在地上用抹布擦,其实擦地的动作会让手腕处于不自然的弯曲状态,压迫手部神经。若手腕出现不适,建议还是用拖把代替,并可利用脚踩脱水桶,也能减少手腕过度出力,避免加重症状。

  3.洗碗盘

  洗碗盘需不断重复手部动作,也会造成手腕的反覆性伤害。尤其大型又大量的碗盘更是手腕杀手,建议清洗时,可将洗碗工作分次进行,或是请家人协助,以免过量劳动造成手腕负担。

  4.炒菜、揉面团

  炒菜时常会需要举起锅子来翻炒,弯曲的姿势及负重都会伤害手腕,建议可以从减轻锅子重量来着手,并且将锅子置于炉上,尽量不要进行翻锅动作。此外,揉面团需反覆使用手腕来搓揉,也是造成腕隧道综合征的原因。

慢速+休息 远离腕隧道综合征

  若想远离腕隧道综合征,除了避免让手腕长期处于弯曲、扭转等不自然的状态外,从事重复性工作时,尽量将速度放慢、双手交替轮用,并适时休息。平时可藉由手腕的运动来强化手部肌群,训练萎缩的肌肉及减少不良姿势所带来的伤害。此外,拉筋伸展也有助于放松,舒缓手部不适。平时多爱护手腕,才能远离腕隧道综合征的威胁。

  轻松动动手 2招挥别手麻

  1.水瓶练“腕”力

  准备约250ml的瓶状物,像是饮料罐、小水瓶。将手掌朝下,握住装满水的瓶子,以缓和的速度将手腕上举及下弯,上下皆维持5秒,来回10次。

  2.拉筋解“腕”伤

  将手臂向前伸直、手心朝下,以另一只手将手背向下压,再将手掌向内扳,各维持10秒,来回10次。 

 

小贴士

腕隧道综合症(腕隧道综合症)

腕隧道综合症(Carpal tunnel syndrome)又称腕道综合症、腕管综合症,俗称鼠标手、钢琴家手,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多发于电脑(键盘、鼠标)使用者、职业钢琴师、木匠、装配员等需要做重复性腕部活动的职业。

成因

正中神经(Median nerve)是主要控管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一部份无名指的感觉神经。手部的正中神经在手腕处,会穿过由腕骨与韧带围成的腕隧道,当遭受到外来的压迫时,就可能出现腕隧道综合症。可能原因包含:腕骨骨折,退化,变形与关节炎可能导致腕隧道狭窄造成压迫正中神经。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酒精滥用等等。

症状

早期大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桡侧会有麻木刺痛感,症状会在夜间时加剧,常常夜间睡觉时或清晨快起床时,病患常因手麻痛而醒来;中期则出现持续性手指疼痛麻木,且如扣扣子、拿杯子等细微动作出现障碍,麻木、疼痛症状会延伸至手肘或肩膀;后期大拇指基端的肌肉消瘦、伸展困难,手部感觉丧失。

诊断

1.斐伦式试验法:将双肘放于桌上,双手垂直,手腕自然下垂弯曲90度三十秒到一分钟,会出现酸麻症状。 2.提内耳氏征象:轻敲患者的正中神经控管的区域,患者会有触电或刺痛感,可能已罹患腕隧道综合症。 3.神经传导检查(电学诊断):检查若发现腕部区段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变缓甚至波形振幅变小,可判定为腕隧道综合症。有5%10%的患者因尚在疾病初期,神经传导速度可能尚未变慢。此检查目前在临床上被认为是最准确的诊断方式,但因为检查中的电刺激可能让病患感到不舒服,所以通常一般会优先以临床症状来诊断并治疗。神经传导检查除可用来诊断,尚可用来追踪,也可用来决定病情是否已经严重到需要开刀治疗。

治疗

日常生活

首要是去除日常生活当中可能的诱发因子,减少腕部不当的姿势及重复性动作,当症状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时,治疗的重点只需注意避免腕部过度劳累即可。

职能治疗师所制作的副木

1.可用特制的手腕护具(竖腕副木)(手托),避免腕部过度的伸展或屈曲并减少腕部活动量,以降低局部的发炎与疾病的恶化。白天使用时需注意每两个小时需休息半个小时,以免造成末端肢体循环不好以及腕关节活动度的减少。 2.全日使用会有更好治疗效果(Walker W.C., 2000),但一般临床上病患难以遵从,所以睡眠使用最常被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