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口渴饮水脑梗塞健康 |
分类: 医生日志 |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导读:今日接诊60岁的张先生,半月前发生双下肢无力,医院颅脑CT发现脑梗塞,经过治疗病情好转。追问病史,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半月前天气炎热,在具有空调的麻将室里看人打麻将。由于口渴准备回家,出来后出了很多汗,在家休息时发生双下肢无力。平时使用抗凝和降压药物。分析其原因就在天热,出汗,血液变得粘稠,在原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血管不健全的基础上而导致微血栓形成。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请不要忽视饮水!
秋天,天气干燥,人们对饮料的需求就增加。其实,水在身体的用处远不止解决口渴问题那么简单。实际上,口渴更像汽车仪表盘上亮着的指示灯,生理上的不适感觉发出信号,如果及时处理可一切恢复正常;如果没有重视,那么后续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直至身体完全不可支撑。
平均而言,成年人体重的55%~75%是水,新生儿体内的水约75%,年老时,水的比例可降到约50%。在身体组织中,血中含水量最高,约80%是水;瘦组织(主要指肌肉)中的水约73%,体脂中大约只有25%。骨骼看上去很硬,但其中也含有水,同体脂差不多,约为22%。
水的最常见的作用就是维持体温,人体温度稳定在37℃左右。天气热时,通过排汗,水在皮肤上蒸发,体内的热就可散发掉了。当然,水还有其他重要功能,如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作为代谢反应发生的场所,润滑身体组织,甚至还能软化粪便防止便秘等等。
因此,为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就应尽量避免身体脱水,特别是运动或者天气炎热时。身体内的水分失去0.5~1.0千克时就会感到口渴,如失去体液再多一些,身体就会失去力量和持久力,如果再失水并且处于高温下,就会虚脱或中暑。身体内水量下降20%,被定为勉强生存的水平。
我们感觉到口渴,实际上身体早已有了脱水的情况,尤其对于老人和儿童,在炎热的气候下,等口渴再喝水已经太晚,在同样的情况下,即使健康成人,已可能有2杯以上的水被消耗了。也有人利用观察小便的颜色来判断是否有身体的缺水,这种情况其实比口渴更不敏感,因为在天热时增加了出汗,身体的自动保护机制会减少尿量的产生,也就是排尿的间隔时间也会变长,等观察到尿液的浓缩时,身体已经缺水了。所以,平时应养成定量喝水的习惯,而不是等到感觉口渴时再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