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养生(24):《多少箴》
(2009-05-01 12:52:30)
标签:
古人养生多少箴保健长寿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古人养生(24):《多少箴》
清·无名氏
少饮酒,多吃粥;
多茹菜,少食肉;
少开口,多闭目;
多梳头,少洗浴;
少群居,多独宿;
多收书,少积玉;
少取名,多忍辱;
多行善,少干禄;
便宜勿再往,好事不如没。
2、这首歌概括了前人关于养生的经验,提出了八多八少的原则。第一条讲少饮酒,第二条讲多吃蔬菜,这是古代养生学一贯主张的素食原则。第三条讲少开口,意思是多言伤气,且祸从口出,会招惹是非。多闭目是取闭目养神之意,使元气不外泄,心神不受扰,这当然有利于健康。第四条多梳头是因为梳齿摩擦头皮,有益于头发的保养,且可以提神醒脑,有助于思维;少洗浴是因为古代浴室简陋,缺乏必要的保暖设施,冷天洗浴容易受寒。第五条,古人不赞同群居,是因为群居时人员复杂,易于疾病传染,且多人同室呼吸,空气混浊。独宿有两重含义,一是有别于群居,独居时能有一个清静的环境,二是有别于夫妇同房,古人认为,夫妻同衾,难免煸起欲火,导致性生活无节制,损伤身体。第六条,多收书指读书可以明白道理,可以促进思维;少积玉指不要贪聚财物,防止骄奢淫逸对身心的危害。第七条多忍辱是古人修身养性的重要原财,意思是受辱时要有宽宏的肚量,不要因为激情而做出不冷静的事情以招致更大的祸患。少取名是指名高遭忌,不如不求闻达为稳便。第八条多行善是佛家与道家的一贯宗旨,其意义在于我与人为善,人人亦与我友好,从而造成有利于养生的人际环境。少干禄正是道家无为的主张,他们认为当官身心俱劳,而且官场复杂,仕途险恶,应酬多违心之事,轻者产生不愉快,重者引发祸端。尤其是年老多病时,应尽早解职归隐田园为上。比如白居易晚年时眼病严重,非常痛苦,他有诗说:“医师尽功先停酒,道侣争教早罢官”
,此语正符合这篇《多少箴》中所讲的第一、第八两条原则。全篇的末句说"便宜勿再往,好事不如没",把养生的要点归结到清心寡欲上来,可见古人讲养生之道,不仅注重养形,更是注重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