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病防治
(2009-04-24 20:55:02)
标签:
虱病虱立净百部酊硫磺软膏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虱病防治
一、病因
寄生于人体的虱属昆虫纲,虱目,虱科,人虱属的人头虱和人体虱,以及阴虱属的耻阴虱。头虱、体虱、阴虱为体外寄生虫,三者形态各异。以吸食人血为生,分别以头发、衣服纤维及阴毛为主要寄生部位,在眉、睫等其他体毛处也可寄生。
二、发病机制
由于虱的吸血及叮咬,其唾液内含有抗凝及溶血物质,使被叮咬处皮肤发生炎症,产生疹痒乃至刺痛感,久之因搔抓可致抓痕、渗液及继发感染。
虱对温度和湿度均很敏感,当人体发热或出汗时,虱即会离开而另寻新宿主。虱可通过人体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而传播,梳蓖、帽子及衣被等常为虱传播的工具。虱除叮咬引起虱病外,还可传播斑疹伤寒及回归热。
三、临床特点
头虱:见于被发头皮,以枕部及耳后为多,虱附着于发根,虱卵(虮子)附着于发干,顺毛干可将其捋除。多发生在儿童;体虱:见于贴身衣服的衣领、裤腰等皱褶部。多见于冬季;阴虱形体较大,比头虱更易于被发现。多因性接触传染。各型虱病的主要症状为刺痒感
四、辅助检查诊断及临床意义
根据接触史,头发,耻部或颈、腰等部位瘙痒,结合查虱即可确诊。虱及虱卵通常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即可发现,必要时可用低倍镜观察其形态以做分类。
五、鉴别诊断
毛管型:亦为围绕毛干的淡白色半透明聚积物,在显微镜下观察为较均匀的管套状结构。而虱卵除一部分是附着于毛发的管套结构外,其主要部分为偏于一侧悬垂的卵袋,卵袋顶端为卵盖,如卵袋内的虱卵近于成熟,可分辨出其体、爪等构造。
六、治疗
1、最好剃头(头虱),使虱无处附着。
2、虱病患者必须将接触品,如帽、巾、内衣裤、被褥等等均应用开水浇烫、煮沸消毒,灭杀杀灭虫卵及成虫。
3、使用热水及肥皂(硫磺皂)清洗阴部。
4、使用虱立净,百部酊,林旦乳膏,硫磺软膏涂抹患处,早晚各一次。
5、如不愿剃除毛发者,亦可使用药物外擦头发,包括5%-50%百部酊、煤油与植物油等量混合、2%煤皂酚溶液及一些杀虫剂,用药后应及时将死虱篦出,并充分洗净。
6、 一般虫咬(包括蚤类),可外用止痒药水,反应重者可服抗组胺药,炎症用抗生素,中毒反应重者可用皮质类固醇等药物,也可使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止痒,最好去皮肤科诊医。
七、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他人衣服,杜绝不洁性接触。在发病季节外出时做好体表防护;避免在有毛虫的树下纳凉及晾晒衣服。
一、病因
寄生于人体的虱属昆虫纲,虱目,虱科,人虱属的人头虱和人体虱,以及阴虱属的耻阴虱。头虱、体虱、阴虱为体外寄生虫,三者形态各异。以吸食人血为生,分别以头发、衣服纤维及阴毛为主要寄生部位,在眉、睫等其他体毛处也可寄生。
二、发病机制
由于虱的吸血及叮咬,其唾液内含有抗凝及溶血物质,使被叮咬处皮肤发生炎症,产生疹痒乃至刺痛感,久之因搔抓可致抓痕、渗液及继发感染。
虱对温度和湿度均很敏感,当人体发热或出汗时,虱即会离开而另寻新宿主。虱可通过人体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而传播,梳蓖、帽子及衣被等常为虱传播的工具。虱除叮咬引起虱病外,还可传播斑疹伤寒及回归热。
三、临床特点
头虱:见于被发头皮,以枕部及耳后为多,虱附着于发根,虱卵(虮子)附着于发干,顺毛干可将其捋除。多发生在儿童;体虱:见于贴身衣服的衣领、裤腰等皱褶部。多见于冬季;阴虱形体较大,比头虱更易于被发现。多因性接触传染。各型虱病的主要症状为刺痒感
四、辅助检查诊断及临床意义
根据接触史,头发,耻部或颈、腰等部位瘙痒,结合查虱即可确诊。虱及虱卵通常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即可发现,必要时可用低倍镜观察其形态以做分类。
五、鉴别诊断
毛管型:亦为围绕毛干的淡白色半透明聚积物,在显微镜下观察为较均匀的管套状结构。而虱卵除一部分是附着于毛发的管套结构外,其主要部分为偏于一侧悬垂的卵袋,卵袋顶端为卵盖,如卵袋内的虱卵近于成熟,可分辨出其体、爪等构造。
六、治疗
1、最好剃头(头虱),使虱无处附着。
2、虱病患者必须将接触品,如帽、巾、内衣裤、被褥等等均应用开水浇烫、煮沸消毒,灭杀杀灭虫卵及成虫。
3、使用热水及肥皂(硫磺皂)清洗阴部。
4、使用虱立净,百部酊,林旦乳膏,硫磺软膏涂抹患处,早晚各一次。
5、如不愿剃除毛发者,亦可使用药物外擦头发,包括5%-50%百部酊、煤油与植物油等量混合、2%煤皂酚溶液及一些杀虫剂,用药后应及时将死虱篦出,并充分洗净。
6、 一般虫咬(包括蚤类),可外用止痒药水,反应重者可服抗组胺药,炎症用抗生素,中毒反应重者可用皮质类固醇等药物,也可使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止痒,最好去皮肤科诊医。
七、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他人衣服,杜绝不洁性接触。在发病季节外出时做好体表防护;避免在有毛虫的树下纳凉及晾晒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