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管内皮细胞的七大功能

(2009-01-28 10:18:45)
标签:

内皮细胞

屏障功能

抗凝血

抗血栓

扩血管

白细胞

结缔组织

内分泌

杂谈

分类: 两性知识

血管内皮细胞的七大功能

 

    人体血管内皮细胞覆盖于血管内膜的表面,是一种单层扁平上皮细胞。一个普通成人的内皮细胞铺展开来总面积可达10平方米。血管内皮细胞除作为血管壁与血液之间的天然屏障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呈血液循环流动状态,维持人体生命正常运行。此外,血管内皮细胞尚可合成与分泌多种结缔组织成分,参与一些物质代谢及其白细胞相互等,其主要功能如下七个方面:

    一、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

    血管内腔表面有一层内皮细胞衣,对于血浆大分子物质具有屏障作用。另外,由于内皮细胞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代谢特性,能选择性的调节小分子至超大分子物质通过血管壁。

    二、抗凝与促凝作用

  内皮细胞具有抗血栓形成特性,从而能保持血液流动。与此同时它还有许多促凝因素,使血管在损伤时,通过凝血和血栓形成以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

    三、在溶解纤维蛋白中的作用

  当机体血管内有血栓(包括微血栓)形成时,其溶解纤维蛋白系统(纤溶系统)则被激活,溶解和去除血栓中的纤维蛋白,防止其交连聚集而致血管阻塞。

    四、参与血管运动的调节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能产生舒血管因子如前列环素(PGI2),强大的扩血管作用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动脉硬化,血管内皮细胞合成PGI2的能量下降。也能分泌舒血管因子即内皮细胞衍生舒张因子(EDRF)是一氧化氮(NO),即一种内源性硝酸盐类血管扩张剂。EDRF能弥散到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刺激鸟苷酸环化酶增加CGMP含量而发挥松驰动脉平滑肌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能产生缩血管因子即内皮素(ET),使血管平滑肌张力增加,血管收缩,导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五、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

  血小板的粘附聚集是激发凝血和血栓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正常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作用。当受到血流紊乱、机械损伤、高脂血症等因素的影响,内皮细胞结构被破坏,如暴露出内皮下层组织,便会引起血小板的活化,释放出血小板因子4(PF4)和β-血小板球蛋白(β-TG),从而促发血栓形成。

    六、与白细胞的相互作用

   主要是指白细胞从血液中通过血管内皮迁移到组织中去。在急性炎症的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粘附到内皮细胞上,白细胞先迁移后渗出,然后向血管外迁移。而内皮合成的PGI2能抑制粒细胞的粘附。

    七、合成和分必多种结缔组织成分

  大部分内皮下的多种胶原分子是由内皮细胞合成的。内皮下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蛋白多糖、弹性蛋白等也是由内皮细胞分泌的。在组织修复过程中,主要由Ⅳ型胶原组成的内皮下基膜对内皮细胞的再生起诱导作用。由内皮细胞合成的纤维结合蛋白、凝血酶敏感蛋白等粘连蛋白则能调节细胞与细胞或基质间的粘附和结合。因此,内皮细胞在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类功能复杂的细胞,其活跃地参与血小板功能调节,血浆促凝因子的激活、活化的凝血因子的清除及纤溶过程,并通过其产生的ET、EDRF等血管活性物质以调节血管张力,维持正常的血液流变性。一旦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则必然影响甚至破坏内皮细胞正常的生物学功能。一方面会增加其通透性而失去屏障功能,另一方面则会产生较多的促栓物质及抗凝物质的减少,导致各种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