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12月07日

(2009-12-07 14:28:25)
标签:

高尔夫

体育

教学

还没明白?!

发了那么多样品视频,仔细观察体会,从侯根到伍兹(当然是现在的伍兹,不是05年的),faldo...。很简单,一个简谐振动而已。至多加上器械,球杆杆身的振动,两个振动的叠加,怎么会去想什么增大环节惯量?你学过机械,对这个问题应该有清晰的认识。

不要把问题割裂开来,单一增大环节惯量是没有意义的,除了增大阻力(活体表现为粘滞惯量,以区别于刚体,就是骨头的惯量)。精瘦如Gary player等,小关节那么多动作,唯一的目的就是增大保守内力。再就是相位,阻尼,...

从生物力学上讲,应该增加的是运动单位的数量,即使某一环节的能力较弱,可以依赖其他单位的协调参与来补强,只要是能够增大振动的能量(下挥开始时的下冲加速度,不是“缓冲能力”),使用什么方式不重要。所以要全身训练。

图示是深跳的几种测力结果,深跳高度,即动员能力和身体参与程度与减小阻尼的能力是“击球距离”的重要身体能力指标:

2009年12月07日 

 

 

所以,训练的理论基础不是二元论的“分别加强再专项组合”(没准负迁移呢!),而是一元论的“体能训练直接为专项服务”。所以,要练习深跳,和拍掌俯卧撑(而非单纯推起的俯卧撑)。

 

小关节抗阻训练的目的则是:为全身大负荷训练提供保障,和:维护振动能量传递的稳定。怎么成了“加强小关节的用力”,回去大学物理课本上复习下“振动与波”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09年11月27日
后一篇:2009年12月09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