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8月28日
(2009-08-28 11:53:47)
标签:
高尔夫教学体育知识/探索娱乐 |
比赛成绩不错。恭喜。感谢的话收到。我也很欣慰。但担心一如既往,即将面对的对手和任务是另一个层面,那时,未必高兴得起来。如果没有系统的训练,竞技水平还是提不高。体能,心理,技术动作,竞技能力….,都需要进行符合科学原则和体育运动训练规律的长期艰苦训练。基础太薄弱了。
可惜,时间和条件无法进行系统训练。建议尽快完成评测,至少保证最大可能地发挥现有水平和避免无谓的失误。
前篇谈了些“灵巧的手”,简单说说“聪明的身体”。讲个“故事”:
肌电测量表明,当人站在平台上拉一个手柄时,最先开始活动的是小腿的腓肠肌,之后肱二头才开始运动。但这个拉手柄的人,如果有个支架支撑身体,腓肠肌肌电消失。说明人体“知道”那些因素可以影响平衡。人在活动前首先需要保持平衡,而人对平衡的方式有预先的判断能力,能根据动作后果自动采取平衡措施。
这个故事摘自总局编写的“优秀运动员高水平竞技科学研究”中,马里兰大学John Jeka的演讲。
人的身体是聪明的,相对于思维,身体的进化时间(可以从有机物的诞生开始)要长几万倍。虽然人类因为具备高度发达的思维能力而主宰了这个星球,但人的思维仍然对自己的身体所知甚少。所以,我们的思维是“愚笨”的。
当思维发出工作指令后,主管身体动作的非思维“潜意识”部门,将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驱动身体来完成工作。潜意识是个“独裁者”,在执行指令时并不与意识沟通。如果在身体完成某项工作时,过多地让意识干扰身体动作,身体无法正确完成工作任务。
比如,在做上躯干上摆的上挥杆动作(这在高尔夫球界通常被称为“转肩”)时,身体将协调工作。双腿的平衡动作,比如左膝关节角的变化,提踵等…一系列的行为,是自然和自动的。如果强令人体对抗这个自然行为,比如,“下盘不许动”,“右膝盖顶住”,“保持左膝”,“拧紧腰部”..等等等等。结果是上躯干无法上摆完成上挥,只好用手,肩关节转动去补偿,来“伪造”挥杆顶点,其状如“将自己勒死”。
的确,一些好球员表现出下肢各个关节的运动幅度较小。这一方面归因于这个球员有较好的柔韧性,更多应归因于为了产生“更远的击球距离”,在上躯干上摆时,潜意识会募集更多的运动神经元以至让更多的肌肉参与更强烈的活动,为此,需要构建更多的腰、腿部肌肉的预张力(超等长拉伸)来完成下挥杆时更强列迅速的收缩。简单说,那是一个与“远距离击球”工作指令相关的“潜意识”自然动作,并不是思维干涉的结果。同时,我们可以理解,“拧紧”,“顶住”这些“感觉”,大多是身体构建预张力时,被我们的思维错觉和误解的结果,之后,“教练们”将这些错觉作为要领,甚至编纂成书,教给学习者。
的确有一些体育运动中有许多干涉性的对抗动作,比如体操跳水等,但那是“唯美”类的项目。高尔夫不是唯美运动,其工作目的是将球打到那个小洞里,并不在乎你双脚的脚背是否绷得很直。好的挥杆动作,的确具备强烈的美感,但那是“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