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05月30日

(2009-05-30 09:13:19)
标签:

高尔夫

体育

文化

时尚

1.左太极:既然这女孩转了职业,就没有道理像回复“深圳一球友”那样,可以“信口雌黄”。她寻求“放松”的tips,我这里很多,但要做到真正有效,没有系统的训练,和恰当的训练方法,是不可能的,甚至适得其反。前几天的日记记录了一位心理学家,他谈到“总水平提高”和“专项提高”等课题,您觉得完成这些训练,靠tips能行吗?您练太极,想要做到“松肩”,一两个“窍门”,您就能“松”了?

所以我没有建议给她。

 

“好像是胯附近的一块肌肉”:什么是胯附近的肌肉?而且是“好像”。咱可“斟酌”不了。“高尔夫肌肉”,这名字听上去很震撼嘛。毛博士等用过这个词,我正和他扯这事呢。对挥杆技术力学模型的理解不同,肌肉的运动方式,以及该肌肉的工作原理皆不同。随她去吧,继续发掘“胯附近的肌肉”。(髂肌,髋外展,算不算胯附近的肌肉?)

 

您生理老师给的训练方法,我很感兴趣。不要吊俺胃口啊,快说!不说给你上大刑。其实,我最感兴趣的是太极的古法。周易博士很大方,送一本一个老美生理学家写得训练书,上有192个身体机能的训练方法。但关键是,运动生物力学模型必须搞对,才能在这些训练方法中择取有用的。否则,练错了“高尔夫肌肉”,变成大力水手了。(又:肌肉类型有耐力肌肉,速度肌肉,速度肌肉又分三类。同时,高尔夫挥杆是无氧运动,比赛却是有氧运动,所以训练方法和训练过程挺复杂的。)

 

2.苍龙先生谈到读书方面的问题。同意您的看法,球员应该多读书。不过,读书多不等于“有文化”,知识和文化之间等号划不上。同样,有知识,也并不代表分析能力强,理解能力强,或者“聪明”,甚至品德好。许多读书多的人一样在球场上作弊。你我大致上都可归类于“读书人”,心中都有对“不读书”的本能的恶感。

 

具体到体育训练,因为运动技能的产生和巩固多依赖于“条件反射”,在这个过程中,读书多未必帮得上忙。甚至,过多的分析和思维过滤,对运动技能的形成起到干扰作用。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原理分析是有帮助的。具体分析到什么程度,的确要看教练的教学技巧了。有时,教练需要将理论“庸俗化”,甚至“错解”,才能起到作用。

 

一个例子:昨日和宋亮亮老师等一起混了18洞,(本想拉博士一起,他去华东了)。边走边谈起“燕式平衡”的训练方法和作用。其中一个朋友在起初进行这个训练时,误以为它的作用是稳定下盘,可以比拟为武术的站桩训练。俺自然大声赞扬:“没错!练好燕式平衡,下盘稳定。”但其实,做燕式平衡练习作用的“正解”是:提高前庭平衡感知能力,进一步提高本体感知器官对身体空间位置的感知能力。最终的作用是,“头部稳定”,因为做过这个训练后,你即使强令球员挥杆时“动头”,他会因失去空间感而一百个不自在。这比起机械性地要求学生“头不能动”,要有效得多。这训练其实与“脚”稳定毫无关系,反倒与“头”有关。可我又何必去说破。甚至担心,告诉他这个原理后,他反而去过多思考而干扰了练习。

 

读书的多少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不太简单,还牵涉到“现代竞技体育的运作机制”和“一般群众性体育”等更复杂的问题。至于高尔夫球员是否一定要比NBA玩篮球的更需要“文化和知识”,不敢妄下结论。但我相信,高尔夫、尤其是现在职业体育的高尔夫,也和所有运动项目的职业圈一样,与群众娱乐体育不是一码事。它们不过是“一门生意”,需要制作和生产“偶像”,一旦制作成功,需要进一步美化和神话偶像,来满足广大爱好者“偶像崇拜”的社会心理需要。人们在心理上需要“见到伍兹,热泪盈眶,新潮澎湃”。至于伍兹在斯坦福是否真正读了书,那不重要,只要美化为“名校毕业生”就行,名校自然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有了成绩,John Daly也可美化为“性格球员”。我国目前的体育,职业化,或称“商业化”的水平还很低,主要依靠“奥运化”在维持。所以高尔夫这东西在国内就比较“错乱”。

 

3.博士有偿宣哥:这次在京见面挺好。我恰好时间不太够,太匆忙,对不住。两个技术方面的问题:一,仍需要强调,鞭打动作训练体系的“训练作用”。即:这是一个训练思想,而非一个动作。要旨是,全面开发学员的对身体、空间、器械感知能力,使得球员身体对器械的运行位置和速度,结果的条件反射能迅速有效地建立。其后根据实际状况,形成不同击球要求和击球环境下的身体控制能力。并非“短打”时,也一定要上下都动地“鞭打”。此点,有时我自己也会混淆。二,制造杆身形变并释放弹性势能,与鞭打基本模型并无矛盾。杆身作为最后一个环节,沿甜点线方向的形变与身体各环节肌肉伸张的弹性形变(振子链连接)性质上是共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