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的大学生应该集体失业

(2009-03-08 14:25:25)
标签:

夏装

清凉

男装

必备

七分裤

休闲

t恤

分类: 炸弹

今日看袁岳先生的博客,袁先生在博文里称对于现在的职场来说大学生不实习就是个废物。言下之意是当下的大学生要找个好工作,就必须实习,增强自己的能力。袁先生的观点虽然没有直言一个大学生毕业就非得去职场打拼,但话里的意思还是很明显。仿佛职场就是大学生的家。这令我我很奇怪,为什么现在的一些专家学者,总是开口闭口就把大学生和职场条件反射式的联系起来,难道大学生毕业就非得去职场打拼?难道读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杀进职场?为什么就不能来点新话题呢?比如让大学生生集体失业;让大学生一起下乡务农;鼓励大学生支持西部开发;腾出几个月时间让所有的大学生都去搞植树造林的工作。(当然我这只是胡扯一通。)

 

依现在的形式来看,大学生进职场打拼的观点对于当前残酷的大学生就业形式来说,显然已不合时宜,钻进了死胡同,是不能随机应变的最好表现。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2009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吧!这一年,我国的毕业生就业人数将超过610万,再加上数以千万的待就业的农民工,09年,我国待就业总人数超过了2400万。而这一年,我国新增的岗位相比08年却减少了500万,有七成多省份的失业率将超过4%。这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如果你要进职场打拼,就注定有人要失业。就业岗位只有这么多,你要找工作,不失业才怪。——因此,在目前的形式下,如果要怂恿大学生进职场打拼,其实就是怂恿一部分人大学生去失业,去送死。

 

更何况,进入职场不一定就比没进入职场的好。职场对于很多人来说,有时候其实就是一个陷阱,一个窟窿,一个死胡同,一旦走进去了,就出来。依据中国现在的工资标准,大学生毕业的工资大多是一两千,两三千,好的才能那到四五千。如果再要加工资,就得经受时间,慢慢提拔了。虽然说,很多人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把工资涨上来,归根结底,等到三十而立,又有几个人的工资超过了八千一万呢?大多人即使工作时间再长,工资标准也依然在三四千左右。这样的工资标准虽然不会饿死人,但是要解决房子问题,一辈子也是很难的。所以说,如果怂恿大学生毕业进职场,其实也就是怂恿一部分不适宜于在职场打拼的人陷入贫穷,戴上职场束缚的紧箍咒。

 

依目前的形式来看,如果怂恿所有的大学生毕业都进入职场,显然是把一部分人往火坑里推,让其“事业”或者以后生活不得好过。而更困惑和遗憾的是,在这一部分人“可怜”的人里,其实有很多人是不适宜于入职场的,他们适合经商,或者独自创业等等,如果当初没有进入职场,他们也许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因此,如果真要为大学生好,为大学生的将来“导航”献计献策,不为大学生将来的发展设置“人生轨道”,让大学生减少“失业”,就不是讨论大学生该如何进入职场,而是全面“松懈”,摆脱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就失业的传统观念,摆脱大学生毕业非找工作的传统观念,让其自由发展。比如:我在上面提到的让所有的大学生毕业集体失业,我想就是一个好办法。

 

让所有的大学生毕业集体失业,就是政府出台有关政策,规定大学生在毕业后的一到两年内不准找工作,也不准进公司,而是自由发展,锻炼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在这段时间里,大学生可以去农村务农,也可以和同学搞发明,还可以进入商场做生意,甚至捡垃圾,卖体力,都行。但是就是不准找工作,国家和父母可以在经济上给予适量的支助,但仅限于生活。让所有的大学生在艰苦的岁月里成长,体验生活,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除了进职场工作:其实自己还可以独立做很多事的。这样,等到以后可以找工作的时候,相信很多人就不用找工作了,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或者成为了商场的老板,或者在某个农村安家立业了。这时候再去工作的人,也会减少遗憾,因为他们已经明白,他们是不适宜与独自打拼,而只适宜于在职场,在别人的平台上打拼的。

 (想买夏装的朋友可以点看下面广告,都是淘宝网精心挑选的好信誉卖家哟!)

http://img.alimama.cn/topicfile/2009-05-21/12428729604560.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