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时间是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最放松的时机,父母朋友们要抓住时机一手抓孩子的品格教育一手努力培养深厚的亲子关系,所谓“软硬兼施”,帮助你的孩子顺利成长!!
现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有的家庭是六个大人把一个孩子捧在手里。过分的关心和疼爱,就会使孩子体会不到父母亲的苦心,在有的家庭还会出现孩子对大人不敬的现象,但大人大多都是一笑了之,认为他还是孩子,就这么过去了。在学校里,只要我看到孩子对父母不敬,我肯定要指出来。
一次课间,有孩子父母来看他。远远地,我在办公室里听到有争执声,赶紧去看发生了什么事。
楼道里,一个男孩跟他妈妈争执起来。他跟自己家人的争执不像跟老师的争执那样,他跟老师争执是论理,大多是学习上的问题。这个孩子跟自己的妈妈厉害着呢,伸出食指,指着他妈妈的鼻子,大声质问你怎么怎么样。
这种情况我是绝对看不下去的,我立刻加以制止。我把孩子叫到办公室,我说:“一个对父母不敬不孝,没有谁敢跟你交朋友。对给你生命的人你都是这个态度,谁敢跟你交朋友?!这是人最基本的道德问题。”
10岁的孩子认识问题还没上升到孝顺的层面,但我还是给他点出来,我又跟他说:“即便你受到了委屈,也应该采取聪明人用的做法,不要采取蠢人的方法。聪明人的做法是既然这里不是辩解的场合,就不要辩解。你要学会考虑什么时间地点场合,什么方法辩解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别人更容易接受。蠢人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我闹得越大越好,让别人知道我受了多大委屈,你看你受了委屈,发了火,事情也没得到解决,还跟家长闹了矛盾。这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谁不受委屈啊,光绪皇帝还被人关起来了呢,何况咱们老百姓呢。你要学会处理问题的办法,采用聪明人的方法。”
我这里所说有聪明人和蠢人,并不是骂孩子笨,而是给他们划分出两者的界线。孩子们爱听这些话,他们最怕别人说他蠢,但我不直接说出你错在哪里,你说他错,他不爱听,我只说聪明人怎么做,笨人怎么做。这话他就能接受。
“什么能体现你的本事,当别人误解你了,你能够采取适当策略,把问题解释清楚,让别人欣然接受,这是你的本事。你大吵大闹,反而激化矛盾,不利于解决问题。”这样的道理,孩子们是能理解的。
我经常给孩子们讲的一句话是:做事情要想好了再做,不要做了再想,否则永远都在后悔。
我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会在看似批评的背后要教会他们如何处理问题。也有的时候我说得重了,孩子当场就哭了。但批评完了他们都会说谢谢老师,他们知道老师是为他们好,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
在跟家长谈的时候,我告诉家长,以后坚决不能容忍孩子对父母不敬,父母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权威,不能在家庭里更不能让他在众人面前指手画脚,要严厉地阻止他们不合理的言行。其他老师在学生对家长的态度问题上,也是如此。
有一次数学老师王春辉在地铁上看到一个男生和他的爸爸,大概爸爸是送学生上大学的。当时地铁里很挤,忽然空出一个座位,男生想都没想就坐下了,他的爸爸站着,拎着包,扶着皮箱。王春辉老师回来就对班里同学说,以后你们当中谁要是这么做了,就不要说是这个班的学生,更不要说是我教的学生。
身为老师,就要随时抓住契机教育孩子,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还是品德等方面。
现在讲求平等,孩子和大人在家庭里是可以平等的。但这个平等是思想上的平等,而不是没大没小,长幼不分。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给他生命的人,一定要尊重,一定要懂得感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