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家长教育杂谈学习心态案例 |
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说过:“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天才总应该伴随着那种导向一个目标的、有头脑的、不间断的练习。没有这一点,甚至连最幸运的才能,也会无影无踪地消失。”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难度较大,而是总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是因为倦怠而失败。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山田一本获得了世界冠军。有很多人对此质疑。两年以后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他再次获得冠军。
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有身体条件好又有耐力的人才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是次要因素。
山田一本又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在接受采访中他这样说:“每次比赛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程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颗大树,第二个标志是银行,第三个标志是一所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比赛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冲向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多小目标轻松跑完了。”
山田一本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将最终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在每个小目标中以最饱满的激情和动力来完成,从而达到最后的胜利。我们在学习中,为了要达成大目标,不妨先设定“小目标”,这样会比较容易达到的。许多人会因目标过于远大,或理想太过崇高而放弃,这是很可惜的。若设定了“小目标”,便可较快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你在逐步完成“小目标”时,心理上的压力也会随之减小,大目标总有一天也能完成。
身边总有这样的学生,感觉自己也努力了,也用心了,怎么有的科就是学不好呢?我们学校的戚江凡老师就有一个很好的案例。
我们的学生是到了二年级时学的物理、化学,之前没有基础,但是数学好一点的,相对理化也会好一些。学生小,在考得不理想的时候,哭一场也是常见的,有的时候不是因为分数,哪怕就是名次上差一点,也会哭一场。
八班就有3个女生,她们很好强,可是化学相对较弱,一模的成绩特别不理想。她们3个一起来找戚老师。其中有一个叫小洁的女生,进到戚老师办公室就像是耍赖一样,“老师,我化学就是学不好,我也努力了,怎么就考不好?”说到这,“哇”地就哭了,“就因为这个学科,影响到我的成绩。”这个学生怨自己,也怨老师,也怨这个学科。另外两个女生,还没提到考试的问题时,就眼泪汪汪的了。
戚老师说:“一模后时间并不是很多了,实际上是通过我们的学习一步一步接近高考。但你们现在努力还不晚,因为你们的努力,使你们的成绩离高考分数线又近了一步。你们先静下心来,分析一模分数不理想的原因,是基础问题,是能力问题,还是应试问题,这三个方面要好好分析。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你们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状况是不是有问题,在一模期间是不是最佳?你不要因为成绩掩盖了你的实际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她们都说:“各方面都不算最佳。”
对于这样灰心的女孩子,戚老师要怎么劝说她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