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的会馆公所4苏州公所的简史

(2025-09-26 07:20:08)
标签:

文化

苏州的会馆公所

公所简史

分类: 苏州夜话

苏州的会馆公所4

——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序

 

我楚狂人

二、苏州的公所1

1.苏州公所的简史

前文我已经说过,明中期已经出现了行业公会的雏形,这在葛成起义中表现得很清楚。但是真正出现有组织形式的同业公所,还是稍晚于会馆,应该是出现在明末清初。

明代中后期,苏州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丝绸、棉布、木业、漆器、金银等行业兴盛,大量外地商贾云集。最初以商帮形式开展商业活动,由同乡或同行商人自发聚集,主要功能是联络感情、互助互利。后来逐步同乡形成会馆,同行形成公所。

明中叶以后,有些会馆虽以乡谊为主,但也起到行业聚集作用。如徽州会馆的钱庄业和江西会馆茶业等。

清初,苏州的同业公所逐步成型。同业组织逐渐由同乡为主向同行为主过渡,出现了以行业为纽带的“公所”,如绸业公所、布业公所等,更专注于行业规范与内部协调。

清代中期即康乾盛世至嘉道年间,苏州的同业公所走向盛期,同业公所的广泛设立,随着各行手工业和商业分工日益细化,同业公所大量涌现,几乎覆盖苏州主要行业,如:丝绸业的绸业公所、织造业公所等,布业的布业公所,钱业的钱业公所,木业、漆器、药业、餐饮业、建筑业(香山帮)等均有自己的公所。

与此同时同业公所功能也在强化。如:

行业自律:制定行规、统一价格、管理学徒、规范竞争;

祭祀与信仰:多数公所有供奉行业神(如绸业供奉嫘祖、木业供奉鲁班等),通过祭祀凝聚成员;

教育培训:一些公所设有义塾或培训场所,培养学徒;

慈善救济:对业内贫困者、年老失业者提供救助;

争议调解:处理业内纠纷,避免诉讼。

这一时期的同业公所具有明显的“行会”性质,既是经济组织,也是社会组织,具有排他性和封闭性,通过制定行规限制外来竞争者与学徒数量,维护内部成员利益。

近代同业公所逐步转型

清末,随着西方经济入侵、国内商业环境变化,传统行会制度受到冲击。清政府推行新政,鼓励工商业改良,部分公所开始向近代商会靠拢。一些公所开始改革内部制度,吸收新式商人,参与更广泛的经济活动。

民国时期,苏州的同业公所向现代商会过渡

民国初年,以苏州巨富尤先甲为首的苏州总商会成立(1905年左右开始酝酿,后逐步发展),许多同业公所成为其会员单位,或转型为行业分会。开始由传统封闭的行会逐步向开放的行业组织过渡;更加注重与政府沟通、参与市政建设、推动行业现代化;一些公所积极参与抗日救亡、公益慈善等活动。部分公所继续保留传统功能,尤其在祭祀、行业规范方面,但整体影响力逐渐减弱。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全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工商业进行了公私合营与行业整合。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随着国家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部分同业公所逐步解散或转型。原由公所承担的行业管理、标准制定等职能,逐步由政府相关机构或新成立的行业协会承担。

苏州的会馆公所4苏州公所的简史
光裕社今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