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茅山小序

标签:
旅游茅山三游小序 |
分类: 天南地北 |
三游茅山小序
我楚狂人
2025年8月23日,处暑,酷热,随外甥车重游茅山。这是我第三次到茅山,第一次是2001年夏,随学校中层干部暑假研讨会到茅山,句容驻军是苏州驻军的下辖部队,代表苏州驻军招待我们。只记得顿顿野味,有家养的梅花鹿、果子狸、山鸡、扬子鳄,真正的野味是狼肉,部队自己进山打来的。麻辣狼肉居然别有风味。那一次去了顶宫和新四军纪念碑、纪念馆。
第二次是2006年秋,在金坛参加江苏省写作学会及青少年写作研究会学术年会,华罗庚中学承办,从金坛乘坐缆车直达顶宫。
茅山是一个有故事无古建的宗教名山,这里是道教上清派重要分支茅山派即俗称“茅山道士”的祖庭,道教名人三茅真君、葛鸿、陶弘景的修炼地。但是,古建完全无存,现在的宫观都是文革后重建的当代建筑,挂的是句容市(县级)的文保单位。但是景区确实下了功夫,现在是5A级风景区。
茅山,地处江苏省西南部,居句容、丹徒、金坛、溧阳、溧水和高淳之间,略呈S形走向。南北长约90千米,东西宽约10千米,区域面积约900平方千米,山体总面积约450平方千米。是秦淮水系东支、太湖水系西支的源头和分水岭之一。主峰为大茅峰,海拔372.5米。
茅山曾因其褶皱构造复杂,断裂变动强烈等条件,是中国最早开展地质研究的地区之一,多处山名被列为国内标准地层命名地。茅山山脉中400米以上的山体有1座,400—300米的山体有7座,300—200米的山体有23座,200—100米的山体有60多座,100—50米以下的丘陵40多座。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底,新四军进入茅山地区,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苏南抗日根据地充分发挥了尖刀作用、基地作用和枢纽作用,为夺取全国抗战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现在的茅山已经是成熟的旅游景区,有规范的管理和旅游安排,我们跟着景区中巴,游览了顶宫——印宫——崇禧万寿宫——新四军纪念馆,这一次实际上是玩得最仔细的一次。
天气太热了,我的老腿又不争气,偏偏茅山各宫观都要拾级而上,我真的力不从心了,华阳洞没有去,就连近在咫尺的喜客泉也没有去。抱朴峰本就不在旅游线上,更不能去了。这次能再到茅山,我已经很知足了。
我想把这一次在茅山看到的和想到的,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