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说苏轼的儒学2绪言:儒家——儒术——儒教

(2025-08-08 07:38:53)
标签:

文化

苏轼

儒学

儒家儒术儒教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浅说苏轼的儒学2

——读苏札记之二十一

 

我楚狂人

 

绪言:儒家——儒术——儒教

那么,宗教化的特征是什么?我认为,一是宗教教义,二是偶像崇拜,三是宗教场所,四是宗教仪轨,五是信众队伍。

所有的宗教都把自己的教义神圣化,抬高到“经”的地位,如佛教的佛经,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可兰经》。儒教也有自己的教义圣经,即所谓“五经”,早期还被称为“六经”。所谓“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儒教经典著作。到了宋代,通过规定为科举考试的考试科目,成为天下读书人的进身之阶。成为金科玉律。而通过科举的推广,儒教经典就成为全社会的金科玉律。

所有的宗教都有自己的偶像崇拜,而且大多具象化,把他塑造成为神像,供信众顶礼膜拜。如佛教的佛、菩萨等,如道教的三清,如基督教的耶稣、圣母。而儒教从宋代开始大修孔庙,供奉孔子像,孔子到宋代已经充分神化。而且也形成了以孔子为核心的神群,如亚圣孟子,如“孔门十哲”。更高明的还有“配祀”制度,把认为杰出优秀的当代儒家人物请进孔庙跟着孔圣人接受香火,作为儒教的最高褒奖。儒教的偶像已经建立。

所有的宗教都在努力经营者自己的宗教场所,佛教是佛寺,道教是道观,基督教是教堂,伊斯兰教是清真寺,那么儒教就是孔庙了。更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开始,孔庙和官学就是合体的。创始人就是范仲淹,创始地就是苏州府学。经过宋仁宗钦定,苏州府学的“左庙右宫”就成为官学定制,一直延续到清光绪末年的“癸卯学制”。所以,在中国古代,儒教的宗教场所是最官方的,也是最规范化的。在这里儒家教化和儒教崇拜已经有机结合起来。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除了皇宫,就是宗教庙宇,这是宗教神圣化的重要具象。

所有的宗教都有自己的宗教仪轨,往往通过宗教仪式体现,好听点叫做“净化”,不好听点叫做“洗脑”。我们常常把这一些统称为“清规戒律”,其实“清规”就是要求信众“应该做什么”,“戒律”就是规定信众“不准做什么”。各种宗教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一套。儒教也这样,有自己的“清规戒律”,而正是通过祭孔这类仪式来推广,通过孔庙的明伦堂等机构来监督实施,用官学的奖惩制度来体现。宋代理学就是因推广儒教清规戒律称著的。

宗教的生存土壤是信众,而儒教的信众队伍就是现成的,那就是千万希望书包翻身的读书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诗》。宋代是中国科举制度真正成型的朝代,而通过科举,儒教的心中队伍自然形成。

更高明的是,儒教没有入门的“皈依”仪式,儒教的信众队伍是自然形成的。而这一事实,就是在宋代开始通过科举自然形成。

所以我认为,到宋代,儒家已经成为儒教。如果从这个视角来看理学,或许我们可以更加清晰一些。

浅说苏轼的儒学2绪言:儒家——儒术——儒教
宜兴东坡书院,下同。
浅说苏轼的儒学2绪言:儒家——儒术——儒教

浅说苏轼的儒学2绪言:儒家——儒术——儒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