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说苏轼的儒学1——读苏札记之二十一

(2025-08-07 07:49:49)
标签:

文化

苏轼

儒学

儒家儒术儒教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浅说苏轼的儒学1

——读苏札记之二十一

我楚狂人

绪言:儒家——儒术——儒教

苏轼不是一个纯正的儒家,但是我认为他的根子还是儒家。宋代的主流思想还是儒家思想,苏轼是有点离经叛道,但是他并没有脱离主流思想。正如此,苏轼历来被看做是宋儒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并且把他“册封”为宋儒“蜀学”流派的旗帜。其实,苏轼所学甚杂,宋儒的“三教合一”的思想在苏轼身上充分体现。他身上有儒家的执着,道家的洒脱和佛家的圆融。只不过我们后人往往都把苏轼当做文学家、艺术家研究,而忽视了苏轼的思想家的学术地位。

苏轼的出现,是宋代儒学的一个必然。

我一直以为,我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实际上有一个儒家——儒术——儒教的发展过程。

孔子的思想是王道治天下。核心是一个“仁”字。孔子晚年的终极思想是天下大同,这在他与弟子言子的交谈中表达。(参见拙作《言子轮》,载《传统文化研究》)。思孟学派继承了他的思想,但是到了荀子就走样了,成为“术”——统治术。

到了汉儒,已经完全成为“术”了,董仲舒等利用儒术,帮助建立封建仪轨和封建秩序,这时候儒家已经完全蜕变成为儒术。我们今天说的汉儒,指的是东汉马融、郑玄等经学家,而不是董仲舒等儒术家。马融、郑玄的历史功绩是把儒术拉回到儒家。

而晚唐五代的空前乱局,单靠“术”已经难以驾驭,于是高明的道士陈抟就发明建立新的宗教来进行思想统治,这就是以儒家为底子的“三教合一”。所以,从严格意义来说,“三教合一”就是儒教宗教化思想运动。

我们从宋明以来,就说释道儒三教,实际上已经承认儒家充分宗教化了,而宗教化的关键性时代就是北宋,而被后世奉为儒家正宗的北宋“五子”(或许除了张载)就是继承了陈抟的思想,把儒教宗教化的重要推手。

浅说苏轼的儒学1——读苏札记之二十一
儋州东坡书院,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浅说苏轼的儒学1——读苏札记之二十一

浅说苏轼的儒学1——读苏札记之二十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