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说苏轼画1——读苏札记之二十

(2025-07-27 07:54:22)
标签:

文化

苏轼

绘画

文人画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浅说苏轼画1

——读苏札记之二十

我楚狂人

苏轼是我国文人画的阶段性标志人物。何谓文人画?文人画,也称士大夫写意画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始于唐代王维。文人画作者一般回避社会现实,多取材于山水、花木,以抒发个人性灵,其中也有对民族压迫或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标榜士气逸品,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并重视书法、文学等修养及画中意境之表达。对传统美育思想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颇有影响。

中国古代文人以诗书入画,于山水、花鸟等自然物象中寄兴托志、抒情达意,自王维,经苏轼、赵孟頫、沈周、唐寅、董其昌、张宏、仇英、徐渭等人,成文人画一脉。文人画讲究笔墨情趣和诗书画印综合修养的传统、画格简淡的境界追求,以及崇尚和谐仁爱的审美理想。(上文见百度,本人略有修改)

识者以为,文人画有以下特征:

其一主题,多取材于山水、花鸟,强调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其二艺术风格,注重主观表现,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

文人画的这一概念在元代由画家赵孟頫提出,但是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相关的创作思想。

文人画不仅是绘画艺术的表现,更是文人修养和文化素养的体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苏轼被认为是继王维之后,第二位有影响的文人画代表人物。而苏轼的评论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被后代文人画家视为文人画纲领性的艺术追求。

苏轼在绘画方面尤为擅长墨竹,并提出了诗画本一律的理论,强调绘画应表达情感和意境。苏轼认为绘画作品不但要求“形似”,而且要求“神似”,这就是他的名句“似花还似非花”。苏轼与朋友探讨绘画时,苏轼在题画诗《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就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理论。

浅说苏轼画1——读苏札记之二十
苏轼《枯木竹石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