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说苏轼书法8创新处最值得学习

(2025-07-26 07:08:31)
标签:

文化

苏轼

书法

创新处最值得学习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浅说苏轼书法8

——读苏札记之十九

 

我楚狂人

六、苏轼书法的影响3

其三、苏轼书法,创新处最值得学习。

艺术的生命是什么?是创新。苏轼始终站在艺术创新的前列。他说:“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体现出苏轼强烈的变革求新思想。

苏东坡高人之处在于他能食古而化,知法而变,勇于和善于创新,终于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他学古人轻形求意,明确提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极力称扬尚意书风。宋代崇尚的是“亚圣”颜真卿的书法,蔡襄、欧阳修、司马光等,都以颜真卿为宗,他们在继承与创新中,未能摆脱唐代书风。首开宋一代“尚意”书风的,就是苏轼。

苏轼元丰五年(1082年)与友人畅游赤壁,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前赤壁赋》。此赋书法用笔锋正力劲,在宽厚丰腴的字形中,笔力凝聚收敛在筋骨中,此谓纯绵裹铁。这种力又往往从锋芒、挑踢、转折中闪烁出来,就像宽博的相貌中时有神采奕奕的目光流观顾盼。特别耐人寻味的是,苏轼选用行楷表现出一种静穆而深远的气息。明董其昌赞扬此书墨法:每波画尽处每每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传耳。《前赤壁赋卷》表现出的特点是字形扁阔丰肥,左秀右枯,用墨必浓,成为苏轼别于前期书法,也有别于前人书法的苏体特点。

苏轼在《柳氏二外甥求笔迹》里说:“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他告诫学书者,“作字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字是要下工夫练的,但如果只知埋头写字而不知读书,则只能成为书匠,而不能成为书法家。也就是说,书法的“门槛”绝不仅仅是书法本身。苏轼的书法里,包含了苏轼的诸多修养,学好苏轼书法,除了观其诗书画论,走入他绝妙天下的艺术世界外,还要体味他充满乐观精神的生活态度,充满担当的人生气派,充满真知灼见的人生智慧。

说到底,苏轼的书法就是他的超绝才气的表现,后人没有苏轼的才气,自然只能得其形,而不能得其神了。苏轼书法难学,与苏轼诗难学,是一个道理。

苏轼自己说“不善大字”,原话如下:

所须惠力法雨堂两字,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答谢民师书》)

这里说的大字,是指特别大的字,擘窠大字。所以见不到苏轼的摩崖石刻,也见不到苏轼题写的其他大字。如苏轼多次游历的苏州虎丘,颇多摩崖石刻大字,其中就有苏轼的好朋友米芾的行楷“凤壑云泉”,但是就是没有苏轼的字。

苏轼也有自认不能者。

 

苏轼在诗歌《石苍舒醉墨堂》中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苏轼《归安丘园帖》中写道:“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这都是苏轼一生孜孜不倦追求书法艺术造诣的真实写照。

浅说苏轼书法8创新处最值得学习

浅说苏轼书法8创新处最值得学习

浅说苏轼书法8创新处最值得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