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说苏轼书法7超迈处最难企及

(2025-07-25 07:59:41)
标签:

文化

苏轼

书法

超迈处最难企及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浅说苏轼书法7

——读苏札记之十九

 

我楚狂人

六、苏轼书法的影响2

其二、苏轼书法,超迈处最难企及。

苏轼长期雄踞文坛盟主的地位,自然有一种难以企及的豪雄之气,这很自然在他的书法中表现出来。

苏轼书法肉丰而骨劲,宽博而秀伟。朱熹说苏轼“笔力雄健,不能居人后,故其临帖,物色牝牡,不复可以形似较量,而其英风逸韵,高视古人。”

诚如朱熹所说,东坡书法追慕成风,然其超迈处人们总是无法逾越,这是长期高居时代文化巅峰自然养成的。所以,即使雄才伟略的康熙皇帝年轻时便仰慕苏轼,酷爱苏轼书法的以跌宕取勢,以雄秀取態。康熙早年有《御临苏轼中吕满庭芳》,政坛雄主始终不是文坛雄主,始终没有学道其恢弘的气势来。清代书法家吴德旋说自己“余年三十余始留意书学,即好东坡、思白二家。而苦无入处。”他感到“东坡笔力雄放,逸气横霄,故肥而不俗。要知坡公文章气节,事事皆为第一流。余事作书,便有俯视一切之概,动于天然而不自知。”苏轼书法的超迈处,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这种气魄难以言表。

半世纪初,我有幸到安徽滁州琅琊山,见到了苏轼书写的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刻石。

《醉翁亭记碑》由苏轼于元祐六年(1091年)书写。该碑现存于安徽滁州琅琊山醉翁亭景区内,原碑已经残破漫漶,用玻璃框保护起来了。 1982年,琅琊山管理处按原碑规格进行了精心复制,今碑与古碑相比,除采用四碑单面刻之外,基本保持了原碑风貌。

我清楚记得,第一次见到此碑的时候,我感到了一种震慑人心的气势。这种震撼,我在第一次见到甪直保圣寺唐塑的时候感受过,在第一次见到苏州玄妙观三绝碑是感受过,这一次又感受了一次。

此碑书于欧阳修逝世后近二十年,用笔厚重,结字缜密,笔画既有遒劲,又显洒脱。其超逸处在于巧愚对比,错综变化,显示灵逸,其思想和艺术的的超迈之处,难以企及。因为学苏字者站不到这个高度。

浅说苏轼书法7超迈处最难企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