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盒与围棋罐1

标签:
文化围棋油墨盒子刻钢板 |
分类: 往事如烟 |
油墨盒与围棋罐1
我楚狂人
家里小娃娃忽然要学围棋,我说书架子上有围棋,拿来我教你。小孩子好动,手不停脚不停,没有下几天,围棋罐子的塑料盖子开裂了。想想也是,四十多年前的老塑料了,任是塑料也老化。但是不觉还是有点心疼,这是我在陈墓中学学围棋的旧物啊,这是同事老汤把油墨盒子洗干净了送我作围棋罐子的。这样的老物件,这样的旧情谊,就这样碎掉了,不免心疼。
徒弟送我的云子
替代油墨盒子的围棋罐子,是学生严才明送我的西洋参盒子。
用了四十年的围棋罐子,这是洗干净的油墨盒子。
一、教师与油印
今天的年轻教师或许完全没有体会,一百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其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油印讲义,而刻钢板蜡纸就是做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小学、中学、大学,无一例外。当年毛泽东同志在北大旁听,就是刻钢板搞勤工俭学。我的中学老校长,中共地下党员,在河南大学读书,也是靠刻钢板赚取生活费,勤工俭学。我们读中学,自修课老师坐在讲台边看自修,主要的事情也是趴在讲台上刻钢板。我自己当老师,所有的联系资料和考卷都要自己刻写,为此还专门练了“钢笔魏碑”。我的学生陈建超、王棣当了老师,也是刻钢板编资料,他们的字比我好,刻出来的蜡纸印刷效果也比我好。
刻钢板不是一件轻松活,一费眼神,蜡纸总有点反光刺眼,刻写的字又小,刻写一会眼睛就累。二是手累,当年老师手指长茧是职业特征。最讨厌的是冬天,钢板寒冷刺骨,手指冻僵,所以我们为了刻钢板,都制备了半指手套——全指手套当然更暖和,但是影响刻写效果。三是腰累,刻钢板一坐就是好几小时,老教师的腰肌劳损是常见病。所以,今天把广大教师从刻写钢板中解放出来,真的是功德无量。
当时,一般正规的学校都会配备专职油印人员,但是很多乡村学校的老师就要自己刻自己印了。我在陈墓中学教书,总务处有油印人员,食堂里的季师傅、庞师傅都做过油印的活计。但是总务处油印技术最好的还是总务主任老汤和会计老王,他们出手,一张蜡纸可以印上千份。而如我自己动手,也就引四百份就蜡纸报废了。但是也够了,其实我们高中一个年级就两个班级,也就一百多份讲义就足够了。
现在的年轻人会印油印吗?油印机上装蜡纸,调油墨,刷油墨都有讲究。后来我到五中任教,已经有了电动油印机,算是一个进步了。
刻钢板真累,五中的劳模型老校长钟德兴校长,以正职校长之尊,主动帮助一线教师刻写钢板,这让我感动至今。
我们老师何时真正从刻钢板中解脱出来的?记不清楚了,反正已经是本世纪的事情。2000年秋,我带联办班到苏高中教学一年,苏高中已经用上了电脑打字的考卷了。这在苏州还是第一家。
那个碎了盖子的油墨盒子,让我似乎回到了刻钢板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