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在惠州12

(2025-03-20 07:39:45)
标签:

文化

苏轼

惠州

苏过

胜固可喜败亦欣然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苏轼在惠州12

——读苏札记之十四

我楚狂人

三、苏过与围棋

苏轼第一次贬官黄州,陪伴他的是长子苏迈。而这一次南下,陪伴他的是第三子苏过。苏轼有三子(按:在黄州得到了第四子,但是在赴汝州途中夭折,因此苏轼也就没有到汝州上任),长子苏迈,忠厚踏实,为人稳重。苏轼乌台诗案狱中,探监的都是苏迈。而这一次,苏轼把全家托付苏迈,要他带领全家去宜兴家中安置。次子苏迨,自幼体弱多病,不良于行。刚刚中进士,刚刚新婚,妻子是欧阳修孙女。原先也随行南下。但是随着一路加贬,局势艰险,苏轼就安排苏迨夫妇回宜兴家中。过鄱阳湖后,留在苏轼身边的家人只有三子苏过和爱妾朝云。身边还有两个小婢和张耒安排送行的两个亲兵。

苏过(1073-1123年),字叔党。苏轼这一次南下惠州,再贬儋州,直至赦免北归,苏过始终陪伴。

苏过是苏轼三子中才华最出众的一个,其性格也最像苏轼。苏过善书画,能文辞,风格多类苏轼,时称“小东坡”。其诗语言明快而饶思致,时有可观。苏轼曾称其诗“殆咄咄,逼老人”。其词今存《点绛唇·新月娟娟》一首,言近旨远,清秀工致,略能见其才情。著有《斜川集》20卷,已佚,有清人辑本6卷。

苏过元祐七年(1092年),任右承务郎。苏轼去世后,安家于颍昌府小斜川,号斜川居士。宋徽宗时,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迁中山府(定州)通判。宣和五年十二月(1123年),因事前往镇阳镇,遇盗被掳,当夜暴卒,享年五十二。

老病苏轼南下,一路苏过陪伴吟咏,服侍饮食起居,是老父亲的依靠。

苏过还有一样才能是老父亲不及的,那就是围棋。有人说苏过有国手的水平,这不确切,但是远高于苏轼这个臭棋篓子是肯定的。苏轼与所有的臭棋篓子一样,就是不觉其臭,喜欢下棋。有记载说,黄州名医庞安常是与苏轼水平相当的臭棋,两人经常杀得昏天黑地,臭棋是两人友情的重要纽带。苏轼与儿子苏过下棋从不能胜,于是耍赖,就是每一子都学着苏过在对应位置落子。但是聪明的苏过在“天元”落子,苏轼大笑而起。后世把这一局称为“模仿棋”的起始。还有论者以为,苏轼的棋艺不高,但是境界极高,因为苏轼讲了这样一句话:“胜固可喜,败亦欣然。”围棋本来就是享受过程,一味追求胜负,斤斤于得失,就是不快活了。当然,这句话不适合靠围棋谋生的职业棋手。其实,苏轼说这句话,针对的何止是围棋,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过程,“胜固可喜,败亦欣然。”我以为,从境界而言,这句话当在苏轼南下之后说的。

但是,这次南下途中,苏轼更多的是棋局的看客,因为苏过有了好对手。那就是杭州专程赶来陪伴苏氏父子的老道士吴复古,与苏过棋逢敌手。吴复古陪着贬官岭南的苏轼从南雄一路走到惠州,充当苏氏兄弟的信使,后来还陪伴苏轼到海南居住数月。一路下了很多局棋。其实看棋也是一乐,我想很多棋迷有同感。

人生何处不在修炼,围棋就是修炼。

苏轼在惠州12
惠州东坡祠,下同。
苏轼在惠州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