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惠州10那些相送相随的朋友兼说苏轼与佛道之米芾吴复古

标签:
文化苏轼惠州相送相随的朋友米芾吴复古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苏轼在惠州10
——读苏札记之十四
我楚狂人
四、那些相送相随的朋友兼说苏轼与佛道2
下面,梳理一下这些朋友。
米芾
苏轼南迁途中,雍邱县令米芾抱病来见。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世居太原(今属山西),幼年随父徙居襄阳(今属湖北),自号海岳外史。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书法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世称“米南宫”。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书法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主要作品有《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诗帖》等。所书《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是“天下第八行书”,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米芾与苏轼的情谊始于黄州期间,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米芾来黄州访苏轼。苏轼记载“米芾、董钺、绵竹道士杨世昌等来访雪堂。”盘桓多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期间多次讨论书法,彼此得益。有人说米芾也是苏门弟子,这不确。米芾生性高傲,从不甘居人下。米芾虽然少苏轼十多岁,但是平辈论交。
这一次米芾抱病为苏轼送行,是冒着政治风险的,事实上此后几年,米芾被多次降职,担任闲杂职务。但是米芾与苏轼的情谊至死不变。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在江淮间,任发运司属官。同年,苏轼生病,米芾多次拜访并送“麦门冬饮子”于北沙东园。东坡有诗《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八月中秋,苏轼去世,米芾作《苏东坡挽诗》五首。
张耒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情况我在前面的《苏轼与黄庭坚》中已经说过,这里不赘言。张耒安排两个亲兵,一路保护苏轼到惠州。
吴复古
吴复古,根据苏轼的祭文云,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吴复古从番禺往清远途中病终,享年96岁。那么当生于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又名吴子野,号远游,生於海阳县蓬洲都渔洲乡(今属汕头市龙湖区渔洲乡延陵居委)。父吴宗统为翰林院侍讲,他为皇室教授。因双亲去世,归揭阳南潮结庐守墓3年,并设帐课徒。事後离家到潮阳县麻田山(今属潮阳市)筑远游庵,云游四方,广交学人,尤与苏东坡兄弟最为知交,常一起研讨庄子和老子的学说。苏东坡曾为他作《远游庵铭》并赠诗数首。他闻苏东坡遇赦复官,寻欲会晤,到清远峡时因病去世,葬於潮阳县麻田。苏东坡为他作祭文,称其“急人缓己,忘其渴饥,道路为家,惟又是归”。
吴复古从南雄追上苏轼行程,一路伴送到惠州,再相随到儋州,经常为苏轼兄弟送信,往返其间。 吴复古送苏轼的那一年,已经是九十高龄了,这是旷世奇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