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苏州8苏轼与叶梦得

标签:
文化苏轼苏州叶梦得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苏轼与苏州8
——读苏札记之十三
我楚狂人
六、苏轼与贺铸、叶梦得2
2.苏轼与叶梦得
叶梦得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叶梦得因为得到北宋末年大奸臣蔡京的赏识而成为高官,这是他一生的污点,但是没有确实证据证明他与蔡京同流合污。但是,由于元代方回这个有影响的人物一直抨击叶梦得,文史学家多受影响。
叶梦得(1077年-1148年8月17日),字少蕴,苏州长洲人。
绍圣四年(1097年)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叶梦得出身文人世家,祖籍处州松阳(今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为北宋刑部侍郎叶逵五世孙,其曾祖叶纲始迁居苏州。曾从叔祖为北宋名臣叶清臣。四世祖叶参为咸平四年进士,官至广禄卿。母亲晁氏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之妹。据说有一年,其父同妻子晁氏至东山朱巷祭拜先祖造玄公(叶逵)祠,是夜梦见一龙盘于宅中梁上,不久便怀孕生下一个儿子,故取名“梦得”。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叶梦得与苏轼的联系也是两点,一是,叶梦得的母亲是苏轼第一个入门弟子晁补之的妹妹。这样似乎天生与苏轼有了联系。
二是,叶梦得是南渡词人中第一批豪放词人,成为南宋主流词人的开拓者之一。直接继承了苏轼豪放词的流派。但是,叶梦得与苏轼门人没有师承关系。
叶梦得诗词文俱佳,而以词的成就最高。叶梦得的创作活动,以南渡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词不出传统题材,作风婉丽。关注说他“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合处不减靖节、东坡之妙”(《题石林词》)集中所存,大抵属此,如毛晋所说“不作柔语殢人”(《石林词跋》)。可见他随着社会的巨变而学习苏轼词风,用词抒发家国之恨和抗敌之志。与张元干、张孝祥等词人一样,都是辛派词的先驱。苏轼词的豪放,原本包括沉雄与清旷两个方面,叶梦得也有不少清旷之作,如“生涯何有但青山,,小溪湾,转潺湲;投老归来,终寄此山间”(〔江城子〕),“柳絮尚飘庭下雪,梨花空作梦中云,竹间篱落水边门”(〔浣溪沙〕)。当然他的成就尚不能与苏轼比肩。恰如王灼所言,在苏派词人中晁补之、黄庭坚是学苏而得其七八分者,而叶梦得则得六七分(《碧鸡漫志》卷二)。
对叶梦得的评价元代方回的评论影响最大,方回对叶梦得为人和文学成就都十分贬低,称其“以妙年出蔡京之门。靖康初,守南京,当罢废……实有文学诗似半山,然石林诗话专主半山而阴抑苏黄,非正论也……此诗(送严壻侍郎北使)‘楛矢石砮医闾析木’一联佳取之秦桧之和,虽万世之下知其非是。后四句含糊说过,无一毫忠义感慨之意,则犹是党蔡尊舒绍述之徒常态也。”而后世对其评价大多与方回相同,认为叶梦得依附蔡京参与了定元佑党籍碑并且在南宋初期对金抱求和态度。
但据今人方建新、王兆鹏、潘殊闲等考证叶梦得并未参与元佑党籍碑的制定,对金的态度也并非求和苟安。叶梦得是否做过有损名节、迫害忠贤甚至偷安求荣的行为已很难查证,但叶梦得也绝非完全依附蔡京辈的“奸臣”,他有自己的正直人格。蔡京复相后“向所立法度已罢者复行”,而叶梦得已发觉了新旧党争和相互倾轧对北宋政局的危害,因而积极向宋徽宗进言,阐述自己的意见,表明法度的废立应以是否利于国家为标准,而不应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大观二年,蔡京“欲以童贯宣抚陕西,取青唐”,叶梦得对此强烈反对,并进谏蔡京使其面有愧色。
从以上两个事件可以看出,叶梦得并非依附蔡京对其谄媚拍马,而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勇于直言进谏,由此可见叶梦得的正直和爱国之情。而叶梦得词学苏轼,也是其人品的一个旁证。
苏轼与苏州的情缘当然不止上面所述,我就先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