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苏州7贺铸与苏轼

标签:
文化苏轼苏州贺铸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苏轼与苏州7
——读苏札记之十三
我楚狂人
六、苏轼与贺铸、叶梦得1
最近看到网文,把贺铸认定为苏轼门人,把叶梦得看做是苏轼再传弟子。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一结论草率。下面说一说我的看法。
1.贺铸与苏轼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称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出生于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一代奇人,相貌奇丑而词作极美。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清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贺铸的性格很特别。程俱《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说他 “豪爽精悍” ,“喜面刺人过。遇贵势,不肯为从谀” 。叶梦得《贺铸传》则说他 “喜剧谈天下事,可否不略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无遗词,故人以为近侠” 。贺铸自己也说:“铸少有狂疾,且慕外监之为人,顾迁北已久,尝以 ‘北宗狂客’ 自况。” (《庆湖遗老诗集自序》)
所以豪爽之气、侠客之风、狂士之态应该是贺铸的精神主体。而《六州歌头》正是这样一首 寓豪士、侠士和狂士于一体的自况生平之作。龙榆生评说此词:“全阕声情激壮,读之觉方回整个性格,跃然于楮墨间;即以稼轩拟之,似犹逊其豪爽?” (《论贺方回词质胡适之先生》) 其极意推崇之情,溢于笔端。
贺铸一生屈沉下僚,郁郁不得志。晚年退居苏州,著有《东山词》,现存词280余首。贺铸苏州故居在昇平桥东堍,现在因为修建干将路,旧迹已经不可寻。
要说贺铸与苏轼的联系,我看主要是两点,一是元祐三年(1088)赴和州任管界巡检。此虽武职,但位低事烦,不遂其愿。不久在李清臣、苏轼推荐下,改文职,任承事郎,为常侍。旋请任闲职,改监北岳庙。这在重文轻武的北宋时一大改变。
二是,他的豪放词风格近于苏轼。
苏轼弟子张耒认为,贺铸作词,像苏轼一样,也是“满心而发,肆口而成”(张耒《东山词序》),抒发自我的人格精神。
贺铸诗格调往往近于苏轼。只是题材内容不甚宽广,其作品以写个人生活经历为主,以旅途行役、登临游赏为多,较少触及社会矛盾。曹庭栋《宋百家诗存》)云:“工致修洁,时有逸气。”(《四库全书总目》)
简言之,贺铸的诗词创作确实受到苏轼影响,但是他确实不是苏轼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