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在黄州11离别黄州

(2025-02-18 07:46:42)
标签:

文化

苏轼

黄州

王安石

张方平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苏轼在黄州11

——读苏札记之十一

 

我楚狂人

五、离别黄州

元丰七年春(10844月),苏轼离开黄州,结束了四年多黄州贬谪生涯,奉诏赴汝州就任知州。汝州,今为河南省辖县级市,由平顶山市代管,位于河南省中西部。途中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远,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苏轼为什么不返回故乡,而选择常州?我以为有以下原因,一是经过了黄州的生活,苏轼意识到安排好生活的重要性,他听从朋友建议,到富庶的常州定居。他在常州所属的宜兴求田问舍。从此常州和宜兴就是苏轼的家。二是他要拜访两位前辈,一个是半退休的王安石,当时王安石在江宁。一个是垂暮的三朝元老张方平,张方平在常州。

苏轼到江南,首先拜访了王安石。这时候的王安石已经是第二次罢相,属于半退休状态。王安石第二次为相,是一次很不愉快的经历,他发现自己发动的变法已经被他提拔起来的人弄得面目全非。而他自己竟然被自己提拔起来的人孤立排挤而无能为力。王安石心灰意冷,坚决要求离开京城外放,他到了江宁。这时候,王安石最担心的是历史将会如何评价自己和自己发动的变法。很不幸,王安石的担心成为现实。

苏轼是来感谢王安石的,是王安石这位政见对立者,在关键时刻仗义执言,王安石和曹太后是保住苏轼性命的关键人物。也是王安石时时关心黄州的苏轼,每次有人到黄州公干,王安石必定要带口信,问问苏轼有没有什么新作。这位大佬的关注,无疑在保护着苏轼。

这一次王安石与苏轼见面,相谈甚欢。

另一位就是张方平。这时候的张方平已经是七十九岁的老人,身体也不好。三朝元老张方平是苏家父子的第一个伯乐,又是苏轼兄弟政治上的支持者。苏轼兄弟见到了这位垂暮老人,不忍离去,他们在常州陪伴了老人好几个月。

苏轼在江宁去常州途中,经过镇江,游览了金山、焦山,我以为在这个时候结识佛印和尚是最合理的解释。也就是在镇江,苏轼得到了宋神宗驾崩的消息。历史似乎突变了。苏轼完全没有意料到的局面展开了。苏轼的政治巅峰期即将到来。

苏轼在黄州11离别黄州
1974年。与王洪祥老师、大学同学在镇江焦山渡口。下同。
苏轼在黄州11离别黄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