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议论3唐人议论入诗
(2024-10-24 07:29:35)
标签:
文化诗学乱弹诗与议论唐人议论入诗 |
分类: 学术争鸣 |
诗与议论3
——诗学乱弹之五
我楚狂人
一、唐人为诗不议论吗?2
其实,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并非是唐人议论入诗的个案,早在初唐诗僧寒山子就在大发议论了。寒山子的诗通俗易懂,有人戏称为中国白话诗第一人,他在诗歌里就喜欢讲一些道理。如:
凡读我诗者
唐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通篇都是讲道理。这样的诗寒山子正多。
稍长于杜甫的李白这样的天马行空的浪漫诗人,也会忍不住在诗中发议论,如: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李白的《战城南》)
杜牧的七言绝句精品极多,但是其中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似乎都是“短篇史论”,如: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从上面的作品来看,唐人是并不忌讳议论入诗的,至少是并不意识到这是什么大问题。
传说中的布袋和尚的一首诗已经到了哲理诗的境界。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静方为道(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从布袋和尚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宋诗的样式了,即巧妙地把眼前景与明悟的道理自然融合,苏轼的《题西林寺壁》和朱熹的《观书有感》走的都是这个路子。从这个视角看,宋人的议论入诗正是在唐人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前一篇:诗与议论2《戏为六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