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与议论2《戏为六绝句》

(2024-10-23 07:36:49)
标签:

文化

诗学乱弹

诗与议论

杜甫

戏为六绝句

分类: 学术争鸣

诗与议论2

——诗学乱弹之五

我楚狂人

一、唐人为诗不议论吗?1

现在,传统的观点,把是不是议论入诗,视为唐诗与宋诗的分野。一直到钱钟书的《谈艺录》还是这样的表述。但是,唐人为诗,真的不议论吗?其实不然。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杜甫的《戏为六绝句》,被视为我国论诗诗的开山之作。原作如下:

戏为六绝句

其一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其三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其四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其五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其六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这六首诗,通篇都是议论,是典型的的“讲道理”的样式。由于是论诗诗的开山之作,又出自诗圣之手,其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人们经常引用的名家评论有:

明末清初仇兆鳌《杜诗详注》:此为后生讥诮前贤而作,语多跌宕讽刺,故云戏也。姑依梁氏编在上元二年。……少陵绝句,多纵横跌宕,能以议论摅其胸臆,气格才情,迥异常调,不徒以风韵姿致见长矣。

明末清初田雯《古欢堂集杂著》:古来论诗者,子美《戏为六绝句》……议论阐发,皆有妙理。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以诗论文,于绝句中,又属创体。此元好问《论诗绝句》之滥觞也。六朝,四子之文,自是天地英华,不可磨灭。其所成就,虽逊古人,要非浅薄疏陋之徒所可轻议,宜甫之直言诃之也。“翡翠兰苕”“鲸鱼碧海”,所见何其高阔!上亲《风》《雅》,转益多师,解人不当尔耶?此六诗固不当以字句工拙计之。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金源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托体于此。

清代翁方纲《石洲诗话》:《六绝句》皆戒后生之沿流而忘源也。其曰“今人嗤点”,曰“尔曹轻薄”、曰“今谁出群”,曰“未及前贤”,不惜痛诋今人者,盖欲俾之考求古人源流,知以古人为师耳。六首俱以师古力主。……“别哉为体”。正是薄之也:“亲风雅”,正是爱之也。杜陵薄今人嗤点之辈,至于如此!与“尔曹身与名俱灭”之言,未免太刺骨矣,故题之曰“戏”也。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张上若曰:六诗使为诗学指南。趋今议古,世世相同,惟大家持论极平,著眼极正。昌黎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当公之世,其诽诋者亦不少矣。故偶借庾信、四子以发其意。皆属自寓意多,作如遗山《论诗绝句》通论古今人之诗也。然“别裁伪体”、“转益多师”,学诗之道,实不出此。

我们惊讶的发现,所有这些,都持肯定意见,大加赞美。甚至都赞美了其中的议论的精当。这与王夫之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事实上,清代是论诗诗的盛行期。看来,王夫之的观点并不普遍被认同。

诗与议论2《戏为六绝句》
苏州梅家桥老照片,北宋诗人梅尧臣在这里住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