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楚狂人
我楚狂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7,341
  • 关注人气:8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与议论1——诗学乱弹之五

(2024-10-22 07:36:32)
标签:

文化

诗学乱弹

诗与议论

王夫之

严羽

分类: 学术争鸣

诗与议论1

——诗学乱弹之五

我楚狂人

前个阶段,一位老朋友诗兴大发,写了一大组名人题咏,总题为《吴中名人议》。看见这个题目,我有一个冲动,那就是建议不要把“议”放在诗题上,总觉得有点犯忌讳。但是我还是忍住没有说,因为议论入诗始终是一大争议,还是继续争议的好。

议论入诗,有人激烈反对,如王夫之。“议论入诗,自成背戾”是明清之际王夫之的用语。指诗与议论的特性相背。在《古诗评选》卷四中提出。主张严格区分诗与议论,反对以议论入诗。认为诗立风旨以生议论,若先为之论,则言未穷而意已先竭,无以生人之心。批评“唐宋人于理求奇,有议论而无歌咏,则胡不废诗而著论辩也”(《古诗评选》卷五)

王夫之的这一观点影响颇深。用我们今人的话来说,那就是王夫之以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类型,诗是以情动人,议论是以理服人,不可兼容。

最早把诗与议论作为话题提出来的是严羽。“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观点。这一观点鲜明地概括出了宋诗异于唐代诗歌以及五代诗歌的鲜明的特点,是对宋朝诗歌进行精密分析之后得出的深刻结论。“以文字为师”指的是对语言的锤炼,探索出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以议论为诗”体现出来了宋诗注重思想、情感、认识和道理的特征;而“以才学为诗”便是个人才学在诗歌中的体现。

我以为,文字为诗,杜甫已经示范,中唐人已经表现得很突出,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文字追求已经到了近乎入魔的境地。才情为诗,到李商隐已经风靡,只不过宋人更加癫狂,如“回文诗”之类,已经玩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而只有议论入诗,才是宋人思想特征的自然流露,宋人喜欢抬杠,诗里面也抬杠。只不过唐人也已经有了议论入诗,没有形成风气而已。

本文且不管另外两点,只说“以议论为诗”这一点。我想讨论这样几个问题:唐人议论不入诗吗?议论真的不能入诗吗?怎么看待大量的论诗诗?今人如何看议论入诗?我这些都是一得之见,只是想引发一些讨论而已。我们的文已评论家喝的洋墨水多,动辄要高一些概念,如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等。本人浅陋,只说自己的感悟。

诗与议论1——诗学乱弹之五
苏州名园沧浪亭,下同。北宋诗人苏舜钦遗爱。
诗与议论1——诗学乱弹之五

诗与议论1——诗学乱弹之五

诗与议论1——诗学乱弹之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