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与流行3宋词与流行之柳永

(2024-03-12 07:43:09)
标签:

文化

诗与流行

宋词与流行

柳永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诗与流行3

——诗学乱弹之二

 

我楚狂人

三、宋词与流行1

诗在五代以后渐渐不那么走流行的路了,越来越“端”起来,越来越曲高和寡,于是更加流行的诗歌品种就出现了,那就是词,后来还有曲。

宋代的词是很普及的,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把词当做宣泄自己情感的工具。因为词是“诗余”,不用那么“端着”。我们只要看看欧阳修的词作就可以知道。在词作里,欧阳修完全没有道学先生的架势,整个就是一个风流浪子。真性情啊。

更有人彻底走流行路线,如柳永。

柳永(约984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约皇祐五年(1053年),柳永在润州去世。

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柳永踌躇满志地放言定然魁甲登高第,然而,柳永初试就落第。

于是,柳永用一首《鹤冲天·金榜上》,发泄他的牢骚和不满:

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瞬间红遍京城,也传到宋仁宗耳朵里去,柳三变这个讨厌的名字仁宗记住了。

1018年,柳永第三次考试,终于进入殿试名单。

但是当仁宗皇帝看到“柳三变”这个名字,就抹去了,在旁批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从此断了柳三变的科举路,年轻轻狂的柳三变就自称“奉旨填词”。成为一个专业流行作家。直到晚年为了生计改名柳永,“永”者,不变也。这才中了进士,入了仕途。

柳词的流行在今天看起来也很惊人,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对词的发展的贡献这里就不说了。说的就是柳词的流行。

诗与流行3宋词与流行之柳永
安徽琅琊山醉翁亭,下同。
诗与流行3宋词与流行之柳永

诗与流行3宋词与流行之柳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