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桑梓都是爱1——范仲淹在苏州苏州廉吏补遗之三
(2024-01-25 07:43:42)
标签:
文化苏州廉吏补遗范仲淹治水 |
分类: 苏州夜话 |
造福桑梓都是爱1
——范仲淹在苏州苏州廉吏补遗之三
我楚狂人
南宋著名学者吕中说:“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这是一个高的有点吓人的评价。把一个人物定评为一个时代的冠冕,叫人匪夷所思。但是细看范文正公的一生经历,觉得这个评价并不为过。
范仲淹,永远是苏州人的骄傲。我曾经在以前的网络文章《北宋第一人物范仲淹——宋史札记之二十七》中做了全面的介绍,又在网络文章《苏州治水》中专门研究了范仲淹在苏州治水的历史功绩,他的治水科学思想影响了后世,直至今日。
因为此前我已经有了这样两篇文章,所以这里不做对范公的全面叙述,只表述范公在苏州的遗爱,其中有突出范公廉吏的特质。
范公在苏州的遗爱,主要有这样几大功绩,一是治水,二是创办全国第一所府学,三是创办全国第一所义庄。这三大功绩得其一,已经足以名垂千古了,而范公在苏州就实现了三件,“人物第一”绝不是虚话。
一、范仲淹治水1
据史料记载,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苏州发大水,持续的大暴雨造成洪水泛滥。洪灾导致大片农田被淹,灾民超过10万户。第二年,也就是宋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六月,范仲淹被朝廷调任苏州知州。众所周知,封建时代地方官的回避制度是非常严格的,范仲淹到家乡苏州任正职地方官,这是一次罕见的破例。但是严重的水情让宋仁宗顾不得这些了,他要的是有能力解决危局的人,这就是范仲淹。范仲淹破例任职家乡,就是来治水的。范仲淹一上任,就对水患进行调查,他遍访农村德高望重之人,察访水道,终于找到了苏州地区水患频发的关键所在。提出“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并举。疏通了茜泾、下张、七丫、白茆、浒浦等松江支流,号称五大浦,导水入松江,再入长江,苏州水患逐渐平息。
1.面对的问题1
当时范仲淹面对的问题非常复杂。
其一,东江、娄江淤塞成陆。
《禹贡》上说“三江既入,震泽底定”,这“三江”古娄江和古东江的入海河道是人工开凿的,只有吴淞江自古以来就一直是天然形成的入海河道。在唐朝后期,我国的气候进入一个寒潮期,导致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海潮的倒灌,使得进入三江里的海沙不断增多,古娄江和古东江的入海口很快就被泥沙和海沙所淤塞,加上杭州湾北面捍海塘的修筑,很快就使得古娄江和古东江淤塞成陆。这样就使得太湖水原来通过三江入海变成了只通过一江入海了。
这是范仲淹面对的现实问题之一。
其二,太湖上游五堰被毁,水量急增。
说起五堰,就得提到伍子胥。当年为了伐楚,伍子胥主持在现在的高淳开凿了一条运河,沟通太湖和长江,以运送军粮。后人为了纪念伍子胥,就把这条运河称为胥溪。这条运河沟通了太湖下游的吴淞江流域和上游的青弋江、水阳江(后人称之为九阳江)流域。由于该运河是开凿茅山而行的,要穿越山脊,所以就形成了两侧相背倾斜的地势。为防止汛期西水东泄,以及旱季溪河干涸,古人在胥溪上,就是在现在的东坝镇(上坝)到定埠间修筑了五道土堰,以分级节制水流。由于这五道土堰对于胥溪航运至为关键,所以胥溪又被称为五堰。
五堰一直起着节制水流的作用,一直到唐代末期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在宋代水利专家单锷的水利书中有记载:“由宜兴而西,溧阳县之上有五堰者,古所以节宣、歙、金陵、九阳江之众水,由分水、银林二堰直趋太平洲、芜湖。后之商人由宣、歙贩运簰木,东入二浙,因五堰为艰阻,因相为之谋,绐官长废去五堰。”这五道节制水流的土堰在唐末因商人的私利和官长的渎职而被废去。而入宋以后,没有将之及时修复,所以就产生了很大的祸害。对此,单锷继续分析道:“五堰既废,宣、歙、金陵、九阳江之水或遇五六月暴涨,则皆入宜兴之荆溪而入震泽,盖上三州之水东灌苏、常、湖也。”就是到了夏季暴雨多发之时,太湖上游当时三个州的水就通过宜兴的荆溪一股脑儿地进入太湖,再由太湖东灌下游地势低洼的苏、常、湖地区,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这是范仲淹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