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8吴江段之吴淞江盛泽

(2022-05-24 07:22:10)
标签:

文化

江南运河

吴江段

吴淞江

盛泽

分类: 学术争鸣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8

——江南运河之二

 

我楚狂人

二、江南运河吴江段4

3.运河与太湖泄洪河道的交汇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吴江是太湖洪水下泄的最主要的方向。《禹贡》云:大禹治水“三江既入,震泽底定”。这“三江”就是太湖早期的主要泄洪通道东江、吴淞江、娄江。其中东江趋嘉兴方向,是为南道,但是早已淤塞,现在连历史资料也匮乏。娄江在苏州城东,出娄门,经昆山太仓,十一世纪开始屡塞屡疏,况且还承担阳澄湖淀茆区的泄洪任务。这样,吴江的吴淞江就成为“三江”中最主要的太湖泄洪通道。所以,历史上治理太湖水系的重点都着眼于吴淞江,无论是宋代范仲淹、明代夏元吉、海瑞、张国维、清代林则徐都重视疏浚吴淞江。而这里就有了与吴淞江交集的江南运河的问题。无论是瓜泾口的治理,还是垂虹桥水域的治理,实际上都是合理使用江南运河的能力,减轻吴淞江的泄洪压力。

这个问题,直到太湖新的泄洪通道太浦河的开通,才基本得到解决。我们只要看1998年大洪水时期太浦河起到的巨大作用就可以知道太浦河的重要。而江南运河与太浦河相交,也起到了调控作用。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8吴江段之吴淞江盛泽
吴淞江与大运河分道处,系统。图片均来自网络。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8吴江段之吴淞江盛泽

4运河与蚕桑文化

江南运河主干道上的盛泽,和知县頔塘沿线的震泽,包括頔塘浙江段的南浔,都是中国最重要的丝绸基地。江南运河养育了我们的蚕桑文化。

盛泽

盛泽,为吴江第一人口大镇。盛泽早已取代苏杭两大丝绸传统基地,称为我国最重要的丝绸工业基地。今天的盛泽可以骄傲地说“衣被天下”。

吴江多大镇,但是盛泽则是后起之秀。明弘治年间,盛泽仍以村名,居民仅五、六十家。嘉靖《吴江县志》始称盛泽为市。清顺治四年(1647)建镇制。乾隆五年(1740)移驻县丞。辛亥革命后,吴江、震泽两县复合为吴江县,全县划为六市十二乡,盛泽为六市之一。此后一直是吴江县的一个区。也就是说,盛泽的兴起在明代之后,清后期和民国年间是盛泽崛起的阶段。

盛泽的崛起由于丝绸。盛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丝绸纺织重镇,早在清中后期就有发达的丝绸织造和繁荣的丝绸贸易,与苏州、杭州、湖州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绸都。截止到2012年,全镇拥有各类企业2300多家,12万多台无梭织机,年产各类纺织品100亿米,300万吨纺丝能力,30亿米印染后整理产能。拥有4只中国驰名商标,2只国家级行业集体商标。 [12]

2014年,全镇拥有各类纺织企业2500多家,13万多台无梭织机,年产各类纺织品100亿米,325万吨纺丝能力,30亿米印染后整理产能。位于盛泽镇区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创建于1986年,市场区域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2014年市场交易额继续实现超千亿。

盛泽有先蚕祠,是江南蚕桑文化的象征。

盛泽先蚕祠,又名蚕花殿或蚕王殿,位于盛泽镇五龙路口,这里同时是盛泽丝绸行业公会盛泽丝业公所,俗称蚕花殿或蚕皇殿。。在古代,蚕神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劳动人民为了向蚕神表示敬仰, 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先蚕祠是汉族古典庙堂式建筑,正面门楼飞檐斗拱,气势轩昂。旁侧是八字形清水砖壁,朴素雅洁,再前过栅门是小广场。

三座拱门正中竖匾为祠名,两侧上方分别书写“织云”和“绣锦”是为当年盛泽丝绸业繁荣的写照。

过门楼不远就是戏楼,戏楼两侧与厢楼相通,戏台朝北,下面的石板广场延至正殿前,场地开阔,可容万人。

正殿雄伟高敞,供奉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神农和嫘祖三座塑像,嫘祖是黄帝的妻子,是她教会百姓养蚕缫丝,她是我国丝绸行业之祖。正殿西南,月洞相隔是三上三下的议事厅,晚清民国年间盛泽行业议事之所。议事厅前有水池曲桥,亭榭回廊,树石花卉,幽雅清逸。

先蚕祠庙会在小满,小满戏照例第一天是昆剧,第二于(正日)及第三天是京剧,均邀请江南名班名伶登台。剧目都是丝业公所头面人物点定,上演的都是祥瑞戏,讨个吉利。

旧时,祭拜蚕神的祠庙在江浙蚕区比比皆是,不过以盛泽先蚕祠最为恢宏壮丽。如今江南各地的类似祠庙俱已消失,盛泽先蚕祠硕果仅存。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8吴江段之吴淞江盛泽
盛泽先蚕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