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楚狂人
我楚狂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423
  • 关注人气:8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6吴江段之平望枢纽

(2022-05-22 07:22:42)
标签:

文化

江南运河

吴江段

枢纽

分类: 学术争鸣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6

——江南运河之二

 

我楚狂人

二、江南运河吴江段2

1.平望枢纽点

大运河吴江段,显然平望镇是一个重要的枢纽点。在这里大运河分为三道,即运河古道、运河新道和頔塘道。頔塘沿太湖南岸至湖州,新旧道两条至嘉兴。

运河古道

古运河南向,流经平望古镇区,穿过莺脰湖东侧水面,往东南经盛泽黄家溪,至麻溪出口,然后去浙江王江泾、嘉兴,再至杭州,此为正线。其中北段刘河浜口至吴淞江分水墩长1.1千米,为吴江区和吴中区的界河,南段黎泾港口至麻溪出口9.3千米,为江浙两省的界河,其余均在吴江境内。这一条复线近些年不断拓宽,现运输量最大,被交通部门视为正线。此线北起松陵瓜泾口北侧与吴中区交界,南至桃源前窑村与浙江乌镇衔接,全长56.4千米,其中盛泽鸭子坝至前窑村段为江浙两省界河,长度为13.7千米(目前由浙江方面管理)。

运河新道

运河新道,又称“澜溪复线”。上世纪70年代后为避免大运河通过平望古镇区和缩短航线,大运河至太浦河往西约1.5千米再折向南,在平望镇西新开短河(平望人称之为新运河),通至草荡,连接起始点为竺光桥的烂溪(亦名澜溪),流经盛泽、坛丘、南麻、铜罗、桃源等地,然后经浙江省的乌镇、新市、练市、临平等地至杭州。

由于运河新道多次拓宽和疏浚,现在,运河三道中,运河新道的水运能力是最强大的。

頔塘道

另京杭大运河吴江段尚有支线,名頔塘。頔塘,原名荻塘,又称西塘(故平望临頔塘的那条街称之为西塘街;浙江湖州则称之为吴兴塘、东塘),历史上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航道及泄洪通道。西晋太康年间 (280289) ,吴兴太守殷康发动民众开东塘,筑堤岸,障西来诸水之横流,导往来之通道,开凿自湖州至平望110里河道。塘岸成为太湖南岸最早修筑并成型的环湖大堤。此河位于太湖南缘,因沿岸芦荻丛生,故名荻塘。荻塘开凿后,湖州的山洪可顺畅地向东排泄,出海的水运又可避开太湖风浪。后太守沈嘉重开。唐开元十一年(723年)乌程(今吴兴)令严谋达又重开。唐贞元八年(792),湖州刺史于頔疏浚并整修荻塘,之后,为纪念于頔的功德,荻塘改称为頔塘(“缮完堤防,疏凿畎浍,列树以表道,决水以溉田,自平望至南浔五十三里皆成堤,民颂其德,又名頔塘”)。頔塘源于浙江天目山区,流向西南至东北,西起浙江省湖州市二里桥,吴江段西起浙江南浔镇东栅,流经境内震泽、八都(乡下)、梅堰、平望等4地,东至平望京杭大运河口,泄入莺脰湖。頔塘全长56千米,吴江境内为24千米。

新中国成立前,頔塘是江浙沪皖主要货运通道之一,河中东去西来的船只、竹木排筏日夜不停,虽然河道宽阔但经常发生拥堵,特别是经过震泽镇的一段从来是“瓶颈”。民国二十四年(1935)初,江苏省政府主席陈果夫之父陈其业乘轮船,自上海回湖州宅中,所乘轮船在震泽被西来的竹排受阻半日,后陈其业写信告知陈果夫。是年3月,陈果夫指令开辟震泽新河(绕通頔塘)。吴江县成立震泽新河工程处,河线从北面绕出镇区,自政安桥起,经鲤鱼浜、宋家湾、虹桥河、塔影桥港、花园桥港至西栅止,全长1.77千米。是年825日竣工,111日新河通航,頔塘“瓶颈”问题得以解决。自此,原横穿震泽镇的那段頔塘古河道成为震泽市河。

吴江的运河三道,支河众多。正线西岸有南长浜、张墓港、刘河浜、瓜泾港、北七里港、南七里港、大港河、木浪桥港、长桥河、三江桥港、北大港、南圩港、大浦港、虹桥港、翁泾港、胜墩港、铁枪河(以上在太浦河北),双林港、排泾港、麻溪(以上在太浦河南)等。正线东岸有吴淞江、大窑港、七港河、方尖港、潘阿港、王家浜、北大港、白龙港、千泾港、和尚港、西联河、长浜、南湖浜、八坼市河、土地浜、闻家村港、唐字港、卖鱼港、北育圩港(以上在太浦河北),翁沙路、黎泾港(以上在太浦河南)等。

澜溪复线在吴江境内除与麻溪在四亭子处交会外,西岸支河有横泾港、青石坝港、严墓塘、东阳桥港、烧香港、田前港、水家漾、草荡等。东岸支河有斜港、白龙桥港、五牛港等。

頔塘支线在吴江境内南岸支河有江浙界河、西塘河、双杨港、寺港、草荡等,北岸支河有西杨林港、三里塘、新路港、九曲港、新运河等。

所以,平望镇在大运河的地位非常重要。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6吴江段之平望枢纽
平望,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6吴江段之平望枢纽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6吴江段之平望枢纽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6吴江段之平望枢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