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小满——节气偶谈之八

标签:
文化节气偶谈小满 |
分类: 谈天说地 |
话说小满
——节气偶谈之八
我楚狂人
小满第八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斗指甲,太阳达黄经60°,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是降水频繁,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小满节气后南方雨水渐盛,正如民谚云“小满,江河渐满”,小满反映雨水丰盈。另有解释是指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刚开始饱满,还未完全饱满。所以是“小”满。
小满节气期间,来自南方海洋的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汇,这时华南地区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在北方,小满节气期间降雨很少或无雨,这期间气温上升很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
《说文解字》对“满”解释:“满,盈溢也”。正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小满指雨水的盈缺。元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我国古代一些著作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后,苦菜已经枝叶繁茂;之后,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麦子开始成熟。第三候原写的是小暑至,后来《金史志》改为麦秋至。虽然时间还是夏季,但对麦子来说,却到了成熟的“秋”。如《月令》中说:“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我国南方地区农田多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在一些稻作区,“小满”是插秧的时日,“插小满秧”,可以保证收获季节开镰割稻。
小满节俗:
祭车神
古人以为 “三神”对应“三车”即为水车车神、油车车神和丝车车神。旧时水车车水排灌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大事,所谓“小满动三车”,依照自古习俗,水车会在小满启动。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水车照例于小满时节启动。还有传说认为,“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放好鱼肉、香烛等祭拜,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这些习俗,充分表示人们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祭蚕神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食苦菜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
抢水
“抢水”是旧时民间的农事习俗。流传于浙江海宁一带,举行这种仪式时,多由年长执事者召集各户,在确定好的日期的黎明时分燃起火把,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群人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汉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人田,至河水干方止。小满时节容易出现干旱天气,对农作物非常不利,旧时农民就会用水车车水排灌,以缓解旱情。
诗词
《小满》(唐)刘长卿
昨夜玉盘沉大江,夜来忽梦荠麦香。时人但只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黄。
《小满》(北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遣兴》(宋)王之道
步履随儿辈,临池得凭栏。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晨征》(南宋)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小满》(现代)吴藕汀
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有小满。没有“大满”。这与“大小暑”、“大小雪”、“大小寒”不一样。可不能“大满”,“大满”则江河泛滥了。
小满即景,下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