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楚狂人
我楚狂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423
  • 关注人气:8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4江南运河浙江段历史遗存之洋关旧址等

(2022-05-20 07:42:51)
标签:

文化

江南运河

浙江段

文化遗存

洋关旧址等

分类: 学术争鸣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4

——江南运河之二

 

我楚狂人

一、江南运河炸酱段4

(二)江南运河浙江段历史遗存3

5.洋关旧址

洋关旧址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拱宸桥街道温州路126号。1896年,杭州设立海关开埠通商,称 “杭州关税务司署”,即 “洋关”,关署建在拱宸桥通商场内,1896101日开关。洋关原由税务司、杭州海关办事处、帮办人员住宅和码头检货厂等组成,留存至今只有三座建筑,呈“品”字形布置,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南楼原为税务司楼,平面呈矩形,共三层,南北面为七开间,总长26.1米,东西面为七开间,总长22.6米,占地约620平方米。一、二层立面采用仿英 “券廊式”,外墙为灰色清水砖砌筑,拱券及砖柱用红色清水砖砌筑。重檐,屋顶采用东方传统建筑的大屋顶形式。正脊两端和戗脊外端微翘,出檐短浅。北楼原为杭州海关办事处,平面呈矩形,共二层,南北面为七开间,总长22.7米,东西面为五开间,总长19.2米,占地约407平方米。立面采用仿英 “券廊式”,外墙由灰色与红色清水砖相砌而成。屋顶为四坡形,东西面带老虎窗。屋檐下的承抗叠涩,处理方法较为简洁。东楼原为帮办人员住宅,平面呈矩形,二层,南北面为八开间,总长29.5米,东西面为四开间,总长13.2米,占地约411平方米。立面采用仿英“券廊式”,外墙由灰色与红色清水砖相砌而成。屋顶为坡形。洋关作为杭州的老海关,曾经是杭州最主要的征税机关,也是货物进出的枢纽,是杭州运河关税管理变迁和运河航运兴衰的见证。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4江南运河浙江段历史遗存之洋关旧址等
洋关旧址,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4江南运河浙江段历史遗存之洋关旧址等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4江南运河浙江段历史遗存之洋关旧址等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4江南运河浙江段历史遗存之洋关旧址等

6.凤山水城门遗址

凤山水城门遗址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太庙社区中山南路与万松岭交界的中河上,东西向横跨中河。始建于元代。元末张士诚于至正十九年 1359年) 重筑杭州城,设旱门十、水门五,凤山水城门即五水门之一。明清多次维修,民国拆除杭州外垣,仅留此门。凤山水门平面呈矩形,为单拱门洞,城门列长9.95米,残高3.8米,宽12.8米。门洞由两个不同跨径的石拱券并联而成,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筑,北孔高2.8米,跨径5.7米,南孔高1.92米,跨径4.3米。门洞中有石砌方形闸槽,闸挡后有石雕门臼,原安有闸门可以启闭,今已缺失。水门南面拱券上方的城墙上,嵌有 “凤山水门”石刻字牌。城墙总厚度12.3米,残存长22.49米。凤山水门是杭州仅存的一座城门,起着城市历史地理坐标的作用。水城门下的河道为元代砌筑,其形制、布局、构造是研究城市水运管理的实物史料。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4江南运河浙江段历史遗存之洋关旧址等
凤山水城门,下同。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4江南运河浙江段历史遗存之洋关旧址等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4江南运河浙江段历史遗存之洋关旧址等

7.西兴过塘行码头

西兴过塘行码头位于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西兴老街官河沿岸。西兴为春秋时越国渡钱塘江主要渡口,后逐渐改为驿站,并设镇。自古以来,西兴为钱塘江与浙东运河运口,交通便利,商贾云集。西兴码头是浙东运河西端的码头,是沟通钱塘江与浙东运河的运输枢纽。现因钱塘江河道北移,码头已废弃,失去原有运输功能,相关水工设施作为遗址保存完好。过塘行即牙行,转运栈,因浙东运河与钱塘江之间无法直接行船通航,专门负责浙东运河与钱塘江之间的货物、人员转运工作。清代鼎盛时西兴有过塘行72家之多,每家有专门的转运类型。转运的货物主要有粮食、茶叶、蚕茧、生漆、牲畜等大宗农副产品及日常用品等。过塘行一般都设于水陆码头、交通要道,门面不大,一两层房屋,两三开间门面。现主要包括:位于官河路4243号的协亨祥过塘行,官河路95号的沈正堂过塘行,官河路96号的俞任元过塘行,官河路97号的张德茂过塘行,官河路102103104号过塘行,官河路105号建筑,官河路110111号的钟大椿过塘行,官河路112号建筑,西兴街98100102104号的沈渭全过塘行。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4江南运河浙江段历史遗存之洋关旧址等

8.丝业会馆及丝商建筑

丝业会馆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于民国元年(1912年)落成。近代,依托大运河便利的交通,南浔逐渐形成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丝业会馆是近代南浔丝商行会的办公场所,为维护南浔丝商利益,开展生丝营销和出口而建。丝业会馆由三部分组成。主体建筑为正厅“端义堂”,其北有丝业先辈祠,西为初小四年制丝业小学。现仅存大门、正厅及丝业小学校舍,占地约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60平方米。正厅“端义堂”高约15米,正厅面阔三间,柱梁用材粗大。刘氏悌号即刘氏崇德堂,为丝商建筑,占地约3000平方米。该宅坐东朝西,由三部分组成。中轴线上的崇德堂正厅已毁,遗址尚存。现存主体建筑为中轴线后楼五楹、北侧的偏院和用红砖砌筑的西式洋楼,现有建筑保存较好。丝业会馆是江南城镇建会最早、规模最大丝商行会办公场所,对研究江南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丝业会馆将中西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布局规整、体量较大、选料考究、建造精美,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4江南运河浙江段历史遗存之洋关旧址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