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1——苏州水名考略河道篇之一胥江

标签:
文化苏州水名考略河道胥江 |
分类: 苏州夜话 |
江1
——苏州水名考略河道篇之一
我楚狂人
二、河流篇
(一)江1
江,大河。也是长江的名称。苏州的江有胥江、娄江、吴淞江、东江等。
1.胥江
胥江是指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伍子胥主持开挖的人工运河,这是苏州第一条人工运河,后名“胥溪”。胥江,因纪念大禹治水助手“胥”而得名,偶与“子胥”重名。
胥江水源出太湖,经胥口、木渎,过横塘,达胥门外护城河,全长28里。这是二千五百多年来养活苏州城的水源。
苏州城胥门斜对着胥江口。旧时,这里是苏州的水路要冲。很长一段历史,大运河在胥门折入胥江,借道西去,再在横塘折北去枫桥。
明代杨循吉编纂《吴邑志》说“胥门石灰桥(按:即大日晖桥,也就是怀胥桥,这里音谬)西九里为横塘”,可见清代徐崧的话没错,胥江起自胥门,胥门对面是怀胥桥,俗称大日晖桥,在清代徐杨著名风俗画《姑苏繁华图》占有显著地位。今怀胥桥无存,连资料也不多。怀胥桥在解放初被拆除,当时因为阻碍京杭大运河航道而拆除。
胥江沿线古迹众多。胥门现存城门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重建,明清重修。苏州古城门皆水陆并列,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经营苏州,重建苏州城墙,堵塞胥门水门,为防太湖洪水直冲进城,以后就无水门。陆门原有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增建的瓮城,已于民国时期拆去。
城门洞由三道砖砌拱券组成。拱门高4.65米,宽3.3米,纵深11.45米。城内门洞尚存横额,“胥门”二字已毁。
胥江口南侧,旧有苏州规模最大的水仙庙,民国年间利用庙舍,建胥江小学。我们一辈还见到过胥江小学的庙宇建筑,在里面打过乒乓球。现在这里是居民小区,皇亭街的古碑出土,建小亭保护。三块碑一字排开。中间一块特高大,上有盘龙纹额顶,中书二个大字:圣旨。这是康熙帝的圣旨碑,两旁是乾隆的诗碑。据说是皇帝视察苏州时的文字。
胥江东口北侧不远,有万年桥,是2004年改建的三曲拱桥,其外形借鉴了《姑苏繁华图》中万年桥的形态。著名的《姑苏繁华图》上,万年桥也占据了显著的位置。苏州民间传说,明嘉靖年间的权臣严嵩,视察苏州时见万年桥精美,就把它拆下,移建到自己的老家江西分宜去了。清代学者顾震涛所作《吴门表隐》一书中就有类似表述:“胥门外有吊桥,紫石甚古,明嘉靖时,严嵩爱而拆去,今在苏州城外,亦名万年桥。”查考不实,江西万年桥规模要大得多。
胥江沿线有三孔石桥枣市桥,先拆除后改建。有横塘驿亭,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驿站,中国邮政把它作为自己的标志物。有彩云桥,清代人称为苏州最美的石拱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