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代散文概述47阳湖派1

(2020-07-13 07:22:05)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清代散文

阳湖派

概况

分类: 苏州夜话

清代散文概述47

——清史札记之四十三

 

我楚狂人

四、阳湖派1

所谓“阳湖派”。是整个清代散文桐城派以外的重要流派。“阳湖”,是清代江苏常州府下属的一个县。1726年(清雍正四年),由于常州府首县武进县人口、赋税繁多,被分为武进、阳湖两县,西部为武进县,东部为阳湖县,县署均设于府城内。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阳湖县。所以阳湖派与桐城派一样,都是以主要作者所属地域命名的。

阳湖文派的得名,起自光绪初年张之洞《书目答问》,这本目录列举清代古文家文集时,分为桐城派古文家阳湖派古文家不立宗派古文家。本文基本上也是张之洞这样的分类。

张之洞发表这一观点时,阳湖文派的创始人恽敬、张惠言已去世半个多世纪。所以说阳湖文派不仅它的名称是后人加给的,而且它的创始人也是后人推选的,甚至它的成员也是后人认定的。阳湖文派的作家们,他们在世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开宗立派,并没有意识到已经开宗立派阳湖派的得名,是阳湖籍的一群作家们自成一队的创作实绩得到世人的推崇,他们的文学主张得到世人的承认所致。

包世臣在《读大云山房文集》中论述恽敬的创作时说:古文自南宋以来,皆为以时文之法,繁芜无骨势。茅坤,归有光之徒,程其格式。而方苞系之,自谓真古矣,乃与时文迩近。子居(恽敬)归、方邪许之时,娇然有以自植,固豪杰之士哉!”(《艺舟双楫论文》) 包世臣这篇文章,作于道光元年(1821年),距恽敬去世4年。归、方邪许是形容桐城派声势之盛。娇然有以自植是说恽敬与归有光、方苞的观点、作法不同而别有建树。也就是说,阳湖古文相对于桐城古文而言,别有建树

《清国史·文苑传》卷五四《陆继辂传》云:是时常州一群多志节卓荦之士,而古文巨手亦出其间。恽敬、张惠言,天下推为阳湖派,与桐城相抗,继辂与董士锡所为文,亦拔戟自成一队。 《清史稿》卷四八六《文苑》三《陆继辂传》云:常州自张惠言、恽敬以古文名,继辂与董士锡同时并起,世遂推为阳湖派,与桐城派相抗。”

代散文概述47阳湖派1

代散文概述47阳湖派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