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道教5关帝

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清代道教海外影响关帝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清代道教5
——清史札记之四十
我楚狂人
四、道教在海外的影响2
其二,关帝文化
虽说不少佛寺都有关帝造像,如苏州西园寺罗汉堂,但是单独的关帝庙还是属于道教的。这就是道教的特色之一,他们可以把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都纳入自己的神道系列,如诗圣杜甫、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药王孙思邈、医圣张仲景、李时珍,乃至离今不太远的一代名医叶天士、徐大椿等等。在这些杰出人物中,最被尊崇的就是关帝了。可以说,关帝庙是道教最多的庙宇,一如佛教的观音堂。旧时苏州的关帝庙不知凡几,几乎遍及苏州的大街小巷。但是近几十年,这些关帝庙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消失了,好像没有一座关帝庙恢复,即使留下痕迹的也不多,比较为人熟知的也就是上塘街关帝庙这极少数几座了。
三国名将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民间尊其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随着华人的足迹,“讲义气”的帮会,“讲忠诚”的警察,用刀的厨师、剃头匠、屠夫,都供奉关帝。家家户户用切菜刀,也供奉“刀王”关羽。于是关帝庙从遍及中国到遍及世界。有数据称,台湾有300多座大小关帝宫庙。在拥有2000余万人口的台湾, 关公信徒多达800万众, 几乎各家各户都为关公设香案, 立牌位, 挂圣像。台湾的关公画像年销售量远远超过了他们最崇奉的神祇妈祖。在海外, 华人对关公的崇拜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在亚洲的韩国、新加坡、日本、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 在北美的纽约、旧金山等地, 都建有关帝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