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皇族内阁”2背景1

(2020-02-09 07:59:07)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皇族内阁

背景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关于“皇族内阁”2

——清史札记之三十七

 

我楚狂人

一、背景1

众所周知,君主立宪是戊戌变法的主题,但是冒出来的“中美英日合邦”计划引发了慈禧集团的警惕,于是君主立宪中止。但是之前之后的两次大战,引发了更广泛的对君主立宪的期望。

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历史事实强有力的证明,以中、俄两个封建大国皆败于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日本,这种战争不是简单的军事较量,而是政治优势战胜古老帝国的必然结果,这不是小国能战胜于大国,实际上是立宪制度战胜专制制度。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日俄战争的结果给了中国时人心灵一个沉重的冲击,使国人为之震撼。同时,继日俄战争后,在沙皇专制的俄国,还引爆了一场规模浩大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这在国际上更是引起了强烈的舆论效应,激发了中国时人要求改革政治体制,实行宪政的强烈欲望。继八国联军入侵后,国外诸多帝国主义又趁机入侵,企图在中国夺取更多的特权,特别是沙俄以瘟疫蔓延为借口,试图把之前军事占领中国土地的行为合法化。

日本的强大对清廷的专制统治也形成了巨大的危险。宪政的日本战胜了庞大帝国的沙俄和中国,而且为了加速侵略步伐,还正在快速发展其经济、军事等实力,加紧筹建侵略中国东北的机构。如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日本就在中国东北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和关东州都督府。前一个机构总部设在东京,支部则设在大连,是日本推行侵略东北,从事殖民政策的执行机构和大本营。后一个机构是在旅顺,是日本进行军政统治的殖民机关。同时,西方的英、美、法等帝国列强也都靠之前侵略的资本养壮了自己的体魄,进而把肮脏而又贪婪的爪牙深入到了后起发展中的中国,从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它们早已对中国的版图虎视眈眈,试图在中国推行以华制华的政策。因此,这种严峻的国际环境也就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宪政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之源。

以上说的是国际环境,下面再说国内环境,主要是这样几方面,清政权的危机感、地方督抚和驻外使节的倒逼、立宪派的舆论压力和革命一触即发的严峻局面。

首先是清政权的危机感。

我们上文说到的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还有八国联军的入侵,已经让清王朝风雨飘摇,非改弦更张无以自保,这就是皇室内部出现了改革的呼声。这就是庆亲王会呼吁“三权分立”的原因。有了皇族的危机感,皇族内阁也就呼之欲出了。
关于“皇族内阁”2背景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