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戊戌维新21梁启超6

(2020-01-11 08:24:31)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戊戌维新

梁启超

历史地位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关于戊戌维新21

——清史札记之三十五

 

我楚狂人

七、戊戌维新的的相关人物14

2.梁启超6

5)历史地位

梁启超始终是一个争议人物,但是比较普遍的评论认为梁启超最大的贡献在文化上,他是新文风的倡导者,是白话运动的先驱。其次是学术,他以段注说文起家,功底扎实,早年走朴学的路子,比其师康有为更扎实。而作为政治人物,他更像是藤蔓,而不像是参天大树。

全面评价梁任公是需要写一本大书的,这里不想展开,就摘录一些名人评论,聊以塞责。

黄遵宪: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吴其昌:文体的改革,是梁启超最伟大的功绩,杂以俚语的新文体(报章体),才使得国民阅读的程度一日千里。

郭湛波在《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里设立专章分析梁启超的思想,认为其新民说的主旨是要建设新道德公德,公德之标准,在利群,要有国家思想、权利思想;人民要自由、自治;要有进取冒险的精神,中国数千年不进步之原因,在一切障碍未铲除,所以要破坏。并且人民要有自尊心、合群的思想及毅力。他并指出,梁启超的这种思想,实代表西洋资本社会的思想,与数千年宗法封建思想一大的洗刷。” 在对梁启超的总体评价上,作者认为:梁氏在中国思想史上的贡献,不如在学术史贡献之大,在思想史上的贡献,创设不如康有为,破坏不如谭嗣同,而其思想多来自康、谭二氏,故其思想不深刻,不一贯,随时转移,前后矛盾,然其影响甚大,则因其文笔生动,宣传力大。

毛泽东:梁启超一生有点像虎头蛇尾。他最辉煌的时期是办《时务报》和《清议报》的几年。那时他同康有为力主维新变法。他写的《变法通议》在《时务报》上连载,立论锋利,条理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加上他的文章一反骈体、桐城、八股之弊,清新平易,传诵一时。他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 [44] 

郭沫若:平心而论,梁任公地位在当时确实不失为一个革命家的代表。他是生在中国的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冲破了的时候,他负戴着时代的使命,标榜自由思想而与封建的残垒作战。在他那新兴气锐的言论之前,差不多所有的旧思想、旧风气都好像狂风中的败叶,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二十年前的青少年——换句话说,就是当时有产阶级的子弟——无论是赞成或反对,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思想或文字的洗礼的。他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有力的代言者,他的功绩实不在章太炎辈之下。

萧公权综其一生,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享年虽仅五十有七,而其生活则云变波折,与清末民初之时局相响应。梁启超以善变闻名于世。从戊戌年的变法开始,到庚子勤王,再到创办《新民丛报》,宣传新民思想,为开启民智鼓与呼。辛亥革命后,他回国参与政治,两次讨伐复辟,再造共和。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转变成新的人格和社会理想,在不断的里,其宗旨和目的始终不变,其方法虽变,然其所以爱国者未尝变也

笔者以为,梁启超一生善变,但是爱国的初衷始终没有变。这就是追求了半生西学的他,最终回归传统文化的根本缘由。

关于戊戌维新21梁启超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