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戊戌维新18梁启超3

(2020-01-08 08:04:43)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戊戌维新

梁启超

立宪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关于戊戌维新18

——清史札记之三十五

 

我楚狂人

七、戊戌维新的相关人物11

2.梁启超3

(2)    鼓吹立宪

“百日维新”失败后,梁启超岁康有为流亡海外,继续鼓吹君主立宪。

光绪二十八年一月(19022月),梁启超又在横滨创办《新民丛报》,继续宣传改良主张。与以前不同的是,梁启超迫于形势,已不得不放弃保皇口号,而代之以新民之说。他指出: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因此,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由于康、梁等人顽固坚持改良立场,仇视和抵制民主革命,并且通过自己所控制的舆论工具,攻击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改良派作了坚决的斗争。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同盟会成立以后,双方的论战达到了高潮。在这场激烈的论战中,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连续发表文章,鼓吹开明专制论。仍然强调中国国民程度太低,未有共和国民之资格,因此,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他攻击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是一种复仇主义,污蔑同盟会提出的平均地权是为了博一般下等社会之同情,冀赌徒、光棍、大盗、小偷、乞丐、流氓、狱囚之类悉为我用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愈趋尖锐。清朝统治阶级为了平息不断高涨的反清浪潮,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博得帝国主义欢心,以达到维持统治的目的,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开始推行清末新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又表示要仿行宪政,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五大臣回国后,密奏实行立宪有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三大好处,主张先宣布立宪,至于实行之期,原可宽立年限” [23]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19069月),清廷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同时又强调,由于规制未备,民智未开,所以不能操切从事,而要视进步之迟速,定期限之远近 [24]  实际上清廷根本没有打算实行立宪,只不过是妄图用立宪的招牌继续维持封建专制统治。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康有为宣布将保皇会改组为中华帝国宪政会。九月,梁启超也与蒋智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政闻社。他在《政闻社宣言书》中写道:所谓改造政府,所谓反对专制,申言之,则不外求立宪政治之成立而已,表示了拥护清廷仿行宪政的立场。梁启超甚至还明确宣称:政闻社所执之方法,常以秩序的行动,为正当之要求。其对于皇室,绝无干犯尊严之心;其对于国家,绝无扰紊治安之举

总之,君主立宪始终是梁启超奋斗的目标,即使梁启超与革命派有合作,也是为了他的君主立宪服务的。

关于戊戌维新18梁启超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