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鸦片战争概述 |
关于鸦片战争1
——清史札记之三十一
我楚狂人
发生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Opium War),也称第一次鸦片战争(The First Anglo-Chinese war),以便区别于二十年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而英国的表述完全不同,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不同的表述显现了对战争性质的不同解读,英国把这场侵略战争披上了“争取贸易自由”的战争,这是西方列强一贯的论调,至今犹是。而中国的表述则是指出了这场战争最本质的性质,这就是一场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明目张胆对一个主权国家大规模输入毒品的,并不惜诉诸武力的海盗战争。这是不争的事实。不管贩卖“普世价值观”的小贩们如何粉饰,这就是战争的本质。
不幸,这场战争中国战败了,用今天的话来表述就是“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了紧锁的国门”。从此鸦片在中国横行无忌,中国人“东亚病夫”的污名从此始。从此,崇洋恐洋的横行,多少年来总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至今还有信奉者。从此中国成为洋货的倾销场,民族产业生存维艰……
我国的史学界把鸦片战争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始,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老大封建帝国就是从这一场战争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场战争对中国的刺激也是空前的,原来向来被我国士大夫轻视的“奇淫技巧”居然这样可怕。于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研究已经风靡一时。“西学东渐”从此始。于是有了魏源完成的《海国图志》,遗憾的是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却催生了日本明治维新。一如王阳明、朱舜水的学说。
于是有很多人在寻找富国强兵的路,于是有了洋务运动,有了戊戌维新,有了第一批留学生,有了北洋水师,有了小站练兵,有了第一批民族实业家如张謇,有了废除科举开办洋式学堂……
但是,世界正处在野蛮的帝国主义掠夺阶段,不会容许这头东方睡狮醒来。向西方学习,总是挨打。正如鲁迅说的“老师打学生”。
从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开始,中国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太深刻了,我们至今还在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