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廉吏研究5条件

(2019-07-30 07:16:44)
标签:

文化

苏州廉吏

产生条件

苏州廉吏研究5

张长霖

三、苏州产生廉吏的条件

富饶的苏州让廉吏更为难能可贵,自古以来,苏州就是富庶之地,我们查一下资料,大约在西汉吴王刘濞时代开始,苏州就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之一。在这样的富庶之地,要保持官员清廉,更觉难能可贵。笔者以为,或许与以下因素有关。

1.国家的重视

富庶之地,历来是国家税赋产生的重要地区,事关国家经济命脉。“苏杭熟,天下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正如此,对苏州地方官的选派就是很重要的决策。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前文所述,明宣德五年(1430),天下九大郡,事繁难治,苏州尤甚,税粮倍于他省,而民困吏奸。廷议诏令六部、都察院保举廉能有为,才堪牧民的郎中、御史出任九郡知府。礼部尚书胡濙、吏部尚书蹇义乃各自上书推荐况钟,首相杨士奇遂上奏擢拔况钟为苏州知府,赐皇帝诏书,并可便宜从事,凡有所陈奏都可以直接上达皇帝御前。因此,廉吏况鈡就是这样通过严格挑选破格任用为苏州郡守的。而因为确实用人得当,况鈡“超期服役”,升官品而不调职,一直到在苏州知府任上鞠躬尽瘁。而同时期的廉吏周忱作为况鈡的直接上级,在苏州巡抚任上连任二十二年,世所罕见。而周忱、况鈡这两位廉吏在苏州超长时间的任职,给苏州官场建立了清风。

同样的,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当时江宁巡抚缺员,朝廷正在荐举合适的人选,康熙帝说:我听说汤斌有高尚的操行,可以担任江宁巡抚。廉吏汤斌也是这样选拔出来的。

2.士大夫“慎独”精神的传承

中国士大夫崇尚“慎独”,崇尚“君子不欺暗室”,汉代名臣杨震所谓“天知地知”就是这种自我监督,严守操守的士大夫精神的最好诠释。唐代苏州太守韦应物的“邑有流亡愧俸钱”,这是自觉地责任感,而他在《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说到的“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就不仅仅是节俭,更是作为地方长官对“休渔”的带头执行。陆陇其非自种菜蔬不食,非自制衣服不衣,甘于清贫。汤斌的“豆腐汤”的美名更是传诵千古。没有谁要求他们这样做,但是士大夫的慎独精神叫他们这样做,坚持这样做。

如果说,国家严格选拔是外因的话,那么士大夫的慎独精神就是内因。也许苏州产生廉吏群体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认为这两条很值得思考和借鉴。

苏州明清时期出现的廉吏群体,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很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苏州廉吏研究5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