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王始末1——清史札记之八

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鲁王政权概况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鲁王始末1
——清史札记之八
我楚狂人
南明各小朝廷,自弘光政权迅速败亡后,山头林立,主要的有浙东的鲁王监国、福建的隆武朝、广州的绍武朝和最后流亡云南的永历朝。其中鲁王朱以海没有称帝,称监国。但是鲁王政权是仅次于永历朝而存活时间最长的南明政权,朱以海也是唯一没有被清廷捕杀的南明政权首领。
鲁王朱以海(1618年—1662年),字巨川,号恒山,别号常石子,明朝宗室,袭封鲁王,封地在山东兖州,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之后。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军入关劫掠,兖州被清军攻破,朱以海的哥哥鲁安王朱以派自缢而亡,他自己躲在死人堆里才逃过清军的屠杀。死里逃生后的朱以海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承袭鲁王之位,仅一个月后,李白成攻占北京,并计划向山东用兵,朱以海只能南逃,寓居浙江台州。
崇桢十七年(1644年),袭鲁王封爵。次年,清兵陷南京,张国维、钱肃乐等起兵浙东,拥他在绍兴监国。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破南京,钱肃乐、张煌言等起兵浙东,郑遵谦、张国维等迎朱以海于绍兴,七月十八日,朱以海正式出任监国,改明年为鲁监国元年,并任命张国维、朱大典和宋之普为东阁大学士,不久又起用旧辅臣方逢年入阁为首辅。然而,由于朱以海没有自己的嫡系军队,不得不倚重方国安和王之仁这两位大将,他们两人率部抵达抗清前线后,立即接管了浙东原有的营兵和卫军,自称正兵,排挤孙嘉绩、熊汝霖和钱肃乐等人领导的义兵。此外,方国安和王之仁不顾朱以海反对,擅自把浙东各府县每年六十余万钱粮自行分配,结果浙东各地义师断绝了粮饷来源,大多散去,到最后连督师大学士张国维直接掌管的亲兵营也只剩几百人。隆武二年(1646年),清兵攻取浙东,流亡海上,走石浦,依附张名振,后至舟山。永历七年(1653),取消监国名义。后病故于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