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路15新市路、竹辉路等

(2018-09-08 06:49:14)
标签:

文化

人民路

新市路

竹辉路

分类: 苏州夜话

人民路15

——平门内外之三

我楚狂人

三、人民路的横巷及沿街内容13

5.饮马桥至人民桥段9

三元坊路段西侧

苏州中学

书院巷南侧即苏州最著名的中学,苏州中学。因为长期是专设高中部的,所以苏州人习惯称“苏高中”。这不但是苏州最著名的中学,甚至还是全江苏、全国的著名高中。文革前有所谓“全国十三校”的说法,江苏仅南师附中和苏高中在其列。关于苏高中,苏州人知之甚详,这里不唠叨。

府学

苏高中就在原苏州府学的原址上,所以苏州中学编史视为继承千年府学并不为过。现在苏州中学校园内的道山、碧霞池还是府学遗物。府学的明伦堂、泮池、廉石等现在文庙范围内。

文庙

苏高中南侧紧邻文庙和府学,这就是范仲淹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府学。

关于文庙和府学,我以前有长文《苏州文庙散记》记述甚详,另外在《宋史札记》之《北宋第一人物范仲淹》中也重点记述,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参看吧,这里不赘言。

竹辉路

工人文化宫南有竹辉路。竹辉路,东起东护城河上的竹辉桥,出葑门西街,西出人民路,与新市路相直。好像是因为竹辉饭店而得名,现在竹辉饭店停办了,而竹辉路路名尚存。旧时这里是南园范围,比较冷清,后来苏州医学院前来苏州,这里乌鹊桥弄一带成了苏医的住宿区,渐成街市。再后来,苏州汽车站前来南门,这里成了东出城区的主要分流道。现在竹辉路与新市路相接,过新市桥连通胥江路,也成了一条干道。

新市路

文庙南侧临新市路。新市路东起人民路,西至新市桥。新市路东出人民路,与竹辉路相直,西至新市桥,过桥出城即与胥江路相直。新市桥西堍与盘胥路相交。这里的人车流量很大。该路东段宋为昼锦坊巷,卢熊《苏州府志》等均作昼锦坊,民国《吴县志》并云:坊名来历系程师孟住宅。路西段,原为梅家桥弄,因西端有梅家桥,为宋诗人梅尧臣晚年所居处,弄以桥名。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十五:梅都官园,在府治西南,《祝槱野录》:圣俞晚年谢事,卜筑沧浪亭旁,正与子美相邻,二公一时名胜,日夕往还,酌酒赋诗,相得甚欢,至今称其地为梅家园。民国《吴县志》作梅家桥弄。20世纪50年代初,拓宽延伸人民路北段,开南门,并于当地举办苏南城乡物资交流会,此处形成新市,遂名新市路。

1991年拓宽梅家桥弄,并将梅家桥弄并入新市路。

架设新市桥之前,这里交通不便,要过吴门桥或者万年桥方能出城,均需绕道甚远。现在这里有了新市桥,交通很是繁忙。这里的植园的报国寺、开元寺及无梁殿、瑞光寺和瑞光塔,我在《姑苏伽蓝记》里都有专篇,请朋友自己参看。

新市路东口以南的人民路段,我在写《冷水盘门》之南门、人民桥时已经说过了。

一条人民路,就说到这里。

人民路15新市路、竹辉路等
旧日南园和瑞光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