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路14南禅寺、日本领事馆

标签:
文化人民路南禅寺日本领事馆 |
分类: 苏州夜话 |
人民路14
——平门内外之三
我楚狂人
三、人民路的横巷及沿街内容12
5.饮马桥至人民桥段8
三元坊路段东侧6
南禅寺
有资料云:南禅寺,在苏州城内,唐朝开成间建,有千佛堂,至南宋已不知所在。明洪武(1368—1398)中,诏以宝昙和尚所居集云寺,合妙隐、大云两庵为南禅集云寺,在今沧浪亭南。成化十二年(1476)火。二十二年(1486)重建大殿、钟楼,正德(1506—1521)建天王殿。嘉靖间重修。崇祯九年(1636)巡抚张国维再修。清嘉庆(1795—1820)中,郡人李某修。至道光二十四年(1844)始成。咸丰十年毁。同治中重修。光绪元年报1875)建钟楼。大寺名刹也。
考诸多方资料,唐代始建的南禅寺的方位已经说不清了,而明代始建的南禅寺的方位是明确的,就在沧浪亭以南,也就是现在的工人文化宫范围内的东侧。
按:禅宗文化与苏州士大夫文化高度契合,这也就是禅宗,特别是元朝后期开始至清代中前期,禅宗临济宗在苏州一家独大的社会基础。苏州旧有东南西北西大禅寺,东禅寺在苏大本部北部的方塔附近,有人以为“市桥头”这个地名就是“寺桥头”的读别,这个“寺”就是东禅寺。南禅寺在沧浪亭南。西禅寺在桃花坞大街的西段,具体位置说不清。北禅寺在齐门内,也就是乾元寺,梁代名士戴颙捐宅第所建。
日本领事馆
鸦片战争后,苏州开埠,最初的日本领事馆就在南禅寺以西。据日人内藤湖南《燕山楚水》之《禹域鸿爪记》说:“苏州的日本领事馆,东面是南禅寺,前面对着孔庙,而北面和沧浪亭相邻。”据此判断,应当在如今的工人文化宫一带,坐东朝西的。这幢房子还是租的,据1906年德富苏峰的《七十八日游记》“从苏州到上海”说:“领事馆租借的这所房屋是那位经常去日本旅游的姚文崇先生的住宅”这也印证了与野哲人的《中国文明记》所说“居于苏州之我国同胞虽有百七八十名,然过半居于租界之外”的说法。
甲午战争战败,青旸地划为日租界,日本领事馆也搬到青旸地,其旧址尚在,在苏州第一丝厂内。
附言:图片还是插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