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路3香花桥至接驾桥

(2018-08-27 07:31:32)
标签:

文化

平门

人民路

香花桥至接驾桥

分类: 苏州夜话

人民路3

——平门内外之三

我楚狂人

三、人民路的横巷及沿街内容

虽说我已经多次写到人民路,但是人民路的横巷和沿街内容一直没有好好整理过。这里借机整理一下。

平门桥至香花桥一段,就如上节所述,这里不重复。下面分段概述。

1.香花桥至接驾桥

香花桥,位于人民路北寺塔前,跨西北街河,在人民路路面。香花桥是一个到处见得到的桥名,只要是佛寺前面的桥往往就叫做香花桥,如甪直保圣寺前也有香花桥。宋《平江图》刻录此桥。明万历八年(1580)重修。民国《吴县志》载:永安桥。《姑苏志》:香花桥在报恩寺前。一名永安桥。道光《府志》,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修。《吴门表隐》载:北寺前香花桥水底,更有一桥迭之,嘉庆初,开河竟见面石。原桥面铺石板3块,宽约6米,两旁有石栏杆。1952年加拓石板2块。1959年改建,为水泥结构。196819811982年几度修建拓宽。现为钢筋混凝土板拱桥。

香花桥北堍东侧为西北街,西堍为桃花坞大街,分别在《金阊门旧事》和《娄江东去》中曾说过,这里不赘言。

香花桥至接驾桥段,其东侧横巷已经在写临顿路横巷是说过,可以自己参看,这一段西侧的横巷有閤春坊等,一一简述如下。

砂皮巷

砂皮巷位于人民路阖村坊北,东出人民路,西出河沿下塘。长248米,宽2.7米,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因巷内有砂皮作坊而得名。明清时期,精致的红木家具大都出产于苏州,砂皮需要量大增,故有作坊制作。旧名“德庆坊巷”。巷东口原有卢家桥,即卢提刑桥。宋代名臣卢革、卢秉父子故居在其附近。42号旧时为回教礼拜堂。清末民初的文学家包天笑曾在巷口创办《苏州白话报》。

閤春坊

閤村坊巷位于人民路西侧,双林巷北面,砂皮巷南面。东出人民路,与闾邱坊巷隔路相直;西至河沿下塘。原名盍簪坊巷,有古牌坊盍簪坊,后讹称閤村坊巷。《吴地记》中已有载录,范成大《吴郡志》列于坊市乐桥西北栏下巷以坊名。卢熊《苏州府志》作艾家巷,西浙盐官艾仲儒曾居巷内,巷东口即为艾家桥,巷以桥名。王鏊《姑苏志》等均作盍簪坊巷。《姑苏图》标合簪巷(疑漏字),《苏州城厢图》标合村坊巷,东口并标有邮政分局字样,《吴县图》、《苏州图》均标作閤村坊巷。长263米,宽2.2米, 1986年改弹石路面为六角道板路面,现东段为沥青,其它为长方形砖状水泥道板路面。明王榖祥故居在本巷内。王嘉靖八年(1529)进士,选庶吉士,改工部主事,进吏部文选司员外郎,代郎中,忤尚书汪鋐,谪真定通判,遂归养母,持躬峻洁,有清望。善书画,工古文词,手录古文籍至数百千卷。

双林巷

双林巷位于人民路西侧,閤春坊巷南面。东出人民路,西至河沿下塘。双林巷之来历,言巷内所居文震孟、文震亨同胞同榜进士故。《姑苏小志》双林巷条云:明天启间,长洲文震孟状元同族兄弟二人,同胞同榜成进士,邻里荣之,易其名曰双林。清同治季年,巷中住吴氏,有兄弟二,长字清卿,弟字谊卿,亦同榜入翰林。城中人每以为巷之得名。卢熊《苏州府志》等均作双林巷,同治《苏州府志》并注:(在)卧龙街西,民国《吴县志》并注:(在)蒲老巷北。《姑苏图》、《苏州城厢图》、《吴县图》、《苏州图》均标作双林巷。明末复社名士金俊明住本巷。长268米,宽2.2米,1986年改弹石路面为六角道板路面。现为长方形砖状水泥道板路面。

这一段路西侧旧有新聚丰菜馆,苏帮菜不错,现在搬到太监弄。旧有农药厂,现在已经消亡。

人民路3香花桥至接驾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